浅析戏曲在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析戏曲在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邵楠

关键词:戏曲;普通中学;音乐教育;作用

引言:

戏曲是中华传统音乐的根本所在,同时也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传播文化的一个载体,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手段,把中华传统文化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不但可以通过教学的形式传播给学生,而且可以通过由学生演绎的方式更加了解戏曲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让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丰富业余生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独立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一、戏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知识、传承文化和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自然是不能错过的[1]。音乐教育的功能和责任包括了传承以及发展戏曲文化。因此,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戏曲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领悟,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开放和宽容,欧美和港台地区的文化越来越多的涌入我们中国大陆,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流行音乐。自80、90年以来,欧美以及港台地区的流行音乐传遍了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戏曲的影子,仿佛不存在了一样。就好比,在80、90年代的时候红遍大江南北的“七里香”、“苏三说”等,近两年的“霍元甲”“新贵妃醉酒”等,无论在什么样的地方,都可以在耳边听到这首歌曲,其中有网络、电台,以及电视等传播方式。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对新事物的到来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以及媒体铺天盖地的大肆渲染,加上学生对世界还保有一定的好奇心,容易受到欧美和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影响。所以中学生慢慢地就对中国戏曲没有了兴趣,逐渐变成了冷漠的态度,以及在当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的情况下,流行音乐对大陆的传统音乐造成了猛烈的打击。而且戏曲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瑰宝,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以及重视。所以要让戏曲成为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根本。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戏曲重新重视起来,让传统的戏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2]。

二、戏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戏曲一直都是以最为通俗易懂的形式为普通民众展示出来。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同时也是人文教育任务的载体。戏曲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是经过不可计数的老一辈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结晶。因此它有将近300多个剧种,数万个剧目,在世界的艺坛中成为了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3]。戏曲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中学生作为我国的祖国花朵,对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有着必不可少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德智体美是所有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向,而音乐教育是德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戏曲又包含了对德智体美的思想内容,所以戏曲对音乐教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其中爱国主义是德智体美教育中的一小部分。戏曲则通过对屈原、杨家将、岳飞等爱国人士的形象写照,歌颂了爱国精神,体现了爱国的情操气节,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代伟人的爱国情怀。

在校园内,组织文艺比赛,创办各种关于戏曲的课外辅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扩大学生对戏曲的知识面,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组织学生演绎《闹天宫》、《杨门女将》等经典的戏曲,通过亲身的体会,加强理解戏曲中蕴含的伟大思想,有利于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表演能力,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想、品德高尚以及爱国主义等优秀品质的人才。

三、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我国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戏曲这样的传统文化。生活来源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戏曲正是对生活的解读。在经典的戏曲中,有许多剧目都是取之于民间生活,贴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独特的艺术格调[4]。在电视频道里就有播放历史的民间故事,像《白蛇传》,《西厢记》等经典曲目。透过电视屏幕看到演员生动的表演,把当时的场景活灵活现的表演出来,观看时不知不觉就会沉浸在戏曲的氛围中,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般。视觉上的体验往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引人深思。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同观看,或者可以请校外的戏曲团队来校进行表演。布置任务给学生,写观看戏曲后的观后感,从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创造能力,而且通过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去挖掘戏曲的历史发展路程,研究戏曲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与此同时,学生在挖掘和研究过程中对戏曲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到戏曲在中华传统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将戏曲和流行音乐结合到一起,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活跃了教堂中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戏曲,大大的增加了学生感受到的学习乐趣。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而戏曲教育正是对戏曲文化的保护。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戏曲则是中华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下,在西方文化的洪流中,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戏曲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优秀典范,通过宣传和传播的手段,可以让戏曲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充分感染和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提高了民族精神的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中华传统音乐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如今的流行音乐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在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结合这条路上,学校和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超英.浅析中学音乐课中戏曲教学方法[J].戏剧之家,2017(12):246-246.

[2]刘敏华.浅析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6(24):236-236.

[3]顾永刚.浅析竹笛在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7(2):69-70.

[4]朱玉峰,童航.浅析王梦云戏曲艺术教育理念[J].中国京剧,2016(5):66-69.

姓名:邵楠(1981-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职务/职称:中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