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1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许仲德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课堂上科学精巧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课堂提问要解决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提问,要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能力,积极探究能力和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课堂上怎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呢?笔者认为:

一、课堂提问内容紧扣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内容,应紧扣课堂教授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来设计,达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提问的内容要有启发性,通过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紧随课堂教学节奏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过程按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规律层层推进

课堂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是按认知的规律层层推进的,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三、课堂提问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

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有利于调动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材中的内容往往很抽象而单调,有很多是学生很难见到的或是学生已经很容易就掌握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觉得很容易回答。觉得回答问题只是读教材的过程,这样时间一长同学们就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我在讲高中地理课时,找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四、课堂提问中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的方法,用直观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回答困难的问题,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和影片的内容,直接得到答案。选择的多媒体资料要起到投石激浪,点拨导引的作用。在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点拨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一个地理要素联想到其他相关的地理要素,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如讲《2.4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季风环流时,我展示了东亚地区的位置图和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气压的影响对比材料,学生从气压对气流的影响和海陆冬夏气温等几个方面分析,很顺利地回答了。巧设动画,开拓思路,针对学生认为较难的问题,利用多内体把问题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分解展示。把学生难以回答的问题,分化瓦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去探讨,学生就能一一突破,一一化解。这样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简明化,使学生的逐步掌握对地理问题的分析思维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心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利用课堂提问来调动和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进取。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一定都能准确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学生回答错误时,要仔细分析原因,找出同学们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总结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和一般规律。让回答错误的同学再分析回答类似的问题,使同学们最终都能准确分析回答问题,做到分析问题思路准确,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自信心。通过同学们一次次的准确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