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9
/ 2

关于城市建设规划的研究

胡菁

身份证号:32070319870415xxxx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并且为城市环境提供助力。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分析,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工作规划和建设,从生态和经济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全面促进城市面貌的更新。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研究

引言

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水体、空气、污染自净等层面都要进行综合考量。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必须要从城市现阶段的状况入手,制定符合城市特点的城市规划,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城市化建设进程。

1合理分析生态环境容量

城市发展建设阶段,需要按照发展规律和发展规模开展建设活动,并将生态环境作为重点规划内容,不能对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生态环境容量包括多个层面,主要涉及关于土地、水体、空气、污染自净等层面。城市内部生态容量直接关乎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规模,采取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确保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使整体的建设规趋于合理。

2按照城市特点开展规划建设工作

城市在完善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要求,结合多个层面的优势,使城市内部的各阶层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依据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顺序排列,在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有完整的规划政策和方法,结合大背景的主导产业规划理念,构建更适合城市发展的建筑模式。

3经济环境两手抓,打造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思维

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但是也要引入更多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企业,使城市的整体收入得到提升。纵观世界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趋势不能发现,多数城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通常会带来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这些城市一心提高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方法并不可行。众所周知,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而后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时,势必须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这与最初制定的发展模式相违背。现代城市的发展要结合整体的经济需求,制定符合城市文化底蕴的发展模式,以生态环保理念为主题,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为城市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最终提高该城市的吸引力。

4按照城市发展面貌的生态需求控制科技进步速度

城市内部的快速发展与繁荣,使城市的各区域功能日益完善,各区域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在统一的指挥下,完成更密切的配合。为了营造生态城市理念,在进行区域划分时,一定要以保护城市整体的风貌为前提。城市发展按照区域进行风貌控制,对于内部空间的利用要做到合理,并且要以环保理念为主题,使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界面、建筑立面的风貌更符合建筑标准,最终营造更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城市。

5大力发展公共基础建设

生态城市需要有统一的规划策略和方法,有效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按照特定的发展规律建设公共设施。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思想,以城市的发展为前提,所有的公共基础设施系统都需要配合城市的发展而建,促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各区域配合更加紧密。

6推崇绿色建筑理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让建筑本身的功能更加全面,又要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和资源的同时,做到有效节约资源。对于水、电、土地、材料等各方面的资源要合理分配,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绿色建筑理念通过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创造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所推行的建筑标准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使用,占用土地的同时要与大自然建立一定的平衡关系。建筑材料要避免对自然和人类造成伤害,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材料。下图1为绿色建筑理念示意图。

图1

7建立分期建设目标

分期建设,就是无法统一完成建筑,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标准和质量,则需要将整体的建筑计划按部就班的分工序进行,使整体的建筑流程衔接的更加紧密。为了体现建筑的生态环保理念,在采取分区分期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各区域的建设进度和步调实时调节,做到各区域建筑更加细致化和标准化,使分区分期的建筑理念更有操作性。

8建立健全生态城市管理机制

现代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为了对生态理念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部门。该监管部门的作用是,将建立机构与使用机构做有效连接,各部门之间发挥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功能。监管部门负责对主要的任务做组织、协调和监管,使各部门的工作更加有序,提高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流畅性。

8.1生态区域划分的演变规律。结合城市的演变形式和演变要求,分析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生态问题。某些生态区域在特定的环境中需要进行良好的保护,并且其他区域要与其协调和配合,形成相互统一的系统。为了凸显生态建筑的理念,各区域要有明确的使用功能,比如:自然生态保育区、人文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区、生态重建区等等,各生态区依据城市的功能特效和评价指标,建立特定的评价理念,最终完成区域评价。

8.2生态单元建设敏感性特点。按照生态建设的等级划分和区域划分特点,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工作加强关注,同时建立完整的生态编制方案。为了凸显生态建设的理念,也为了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做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建筑过程中要融入生态单元建设思想,以环保理念为主,对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加强生态建设的导向性功能。

8.3生态格局以及建设用地的平衡性关系。建立空间格局建筑用地,对耕地和生态用地进行有效平衡,提高建筑用地的使用效率。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是将现有的城市空间做有效的区域划分,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的,将原有的人文生态保育区进行更改,提高各区域的实际分配面积,提高各区域之间相互配合的协调性,使新型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更加合理。

8.4生态功能区划分。依据生态功能区的使用理念和用途,按照顺序划分法、合并法两种方法进行区域划分。各区域划分的同时,要结合区域的发展要求进行面积更改。对于各区域的用途和划分要求做好明确的规划,按照人类建造的使用要求进行区域面积的确定。被划分好后的区域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已经被污染和破坏,要提前做好分布图建设,并结合生态区域划分要求重新拟定区域面积。

结束语

城市建设规划要从城市特点出发,全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划,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规定和对策,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因素,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达到促进城市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忠华.研究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76+78.

[2]张涛.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8):114-115.

[3]金英哲.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J].居舍,2019(2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