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路桥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探索

张铠

河南中隧劳务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在政策制度和技术更新的双重保障下,中国的工业技术一直是处于稳健健康发展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工程建设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中路桥隧道工程建设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发展中路桥隧道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路桥隧道工程建设的中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并且根据工程建设的应用实践总结中的经验和探索技术,对路桥隧道工程建设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本文从路桥隧道工程的开挖技术和支护技术进行研究,探索施工技术发展要点。

关键词:路桥隧道工程;开挖;支护;探索

引言:中国的工业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稳健发展,中国路桥隧道工程建设的进程也发展的越来越快,为了构建一种科学合理的交通基础,我们需要合理运用路桥隧道工程隧道开挖与支护中各项技术,使路桥隧道工程完美建设达标的同时也不会给环境给生态带来巨大的破坏。一般的路桥隧道工程有两种方法:其一,明挖法;其二,暗挖法(矿山法、隧道掘进法、盾构法);明挖法是通过对地面先进行开挖,在露天的状态下修构隧道结构,之后再进行覆盖回填,暗挖法是指在施工时的时候对隧道上面的土层不挖开,在地下修构隧道结构。中国地形结构复杂多样,路桥隧道的应用是人工为环境的适应,路桥隧道工程建设方法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的思考施工区域的地形结构、水文、气候,甚至是自然灾害,有的放矢的根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隧道开挖与支护的具体方案。

一、施工地路桥隧道工程中开挖技术选择和决断

(一)路桥隧道工程开挖的准备和分析

路桥隧道工程是依靠施工地的区域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建筑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进行建筑工程,考虑和准备工作需要充分,对施工地的地应力、地址物理参数、地下水、地址断层及气候灾害等影响因素需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分析来确定开挖方式、支护方式等人工开挖操作方法的选择。路桥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方法需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判断分析施工地的区域地质环境、气候环境,重点分析围岩的稳定性,有的放矢的制定出适应环境的施工方案。

(二)路桥隧道开挖的方法

隧道开挖的主要方法:全断面开挖方法,台阶法,台阶分部分开挖法,导坑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导坑法。根据不同稳定性的围岩进行开挖方法的选择,全断面开挖方法和台阶分部分开挖法使用于一级围岩,台阶法适用于工级围岩,导坑法适用于围岩稳定性较差、沉降需要控制的路桥隧道。全断面开挖方法是指根据路桥隧道设计轮廓进行一次爆破成型,再采用锚固和二次衬砌的方法来进行支护稳定施工。台阶法一开始其实是从全断面一次开挖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台阶法又分长台阶法、短台阶法以及超短台阶法。采用哪种施工开挖方法需要多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对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围岩稳定性越差,闭合时间越短;其二,对施工环境的把握,上部分断面施工中的使用的开挖和支护的环节的情况进行把握分析,这也是影响开挖方法选择的主要原因。

二、路桥隧道工程支护方法探究分析

(一)旋喷预支护

当路桥隧道开挖完成后用喷射机用混凝土进行分层喷射的方法对已经开挖的层面完成及时的喷射,喷射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喷射中容易出现超欠挖的现象,容易造成隧道开挖面出现不平顺的喷射面,这就给喷射工程增加了难度。当隧道面出现了不平顺的现象时往往先对隧道面进行填充石棉板、木板,然后喷射混凝土,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节约施工工作量,较快速的进行工程建设,但是后续工程中容易造成岩层空腔,在施工完成交接后,路桥隧道工程可能会出现漏水、掉块的安全问题,从而导致工程陷入安全低、质量差的问题。为了防止这种不必要、不科学现象的出现,在开展路桥隧道工程时应该保证隧道面轮廓的平顺和完整,倘若出现不平顺现象的时候,采取多点式进行喷射,从而取得一种较高效益的支护成果。

(二)锚杆支护

做好锚杆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对孔位进行标注说明,通过进行钻孔和清孔,把锚杆插入孔位进行固定,最后一步按上垫板和螺旋,得到锚固的最佳效果。锚杆主要选择直径为22mm的螺丝钢筋进行制作,在钢筋尾部进行车丝处理,一般在尾部的6cm范围之内进行车丝处理,与此同时将锚杆的杆体调直。锚杆主要有两种选择:(1)砂浆锚杆:施工准备-标注孔位-钻孔、清孔-压住砂浆-插入固定锚杆体-安装垫板、螺栓(2)组合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准备-标注孔位-钻孔、清孔-组装锚杆-安装锚杆-注浆-杆体孔口回浆-安装垫板、螺栓,锚杆方案的选择也需要事先确定和安排,在现场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围岩的级别与岩层的产状以及风化程度等地质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设定,不同施工段的施工情况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根据施工段的地质情况进行设置,锚杆的布置间距、长度以及方向必须与岩层面之间相互垂直,在稳固的岩层达到锚固的效果,充分发挥锚吊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紧贴锚杆的垫板和岩面,并且将螺帽拧紧,强化支护的顶层设计,发挥锚杆的组合拱和组合梁的组合优化效果。

(三)超前小导管支护

严格按照标准制作超前小导管,在超前小导管完成制作的基础上,在隧道的拱部的120°的范围进行设置,一般环向间距在40到50cm之间,在外倾角在10°到12°之间。进行布孔,在布孔的基础上进行钻孔,安装超前小导管,最后注浆。超前小导管的安装需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利用水泥浆液将围岩的孔隙填满,使隧道的开挖面稳定。

三、路桥隧道开挖支护监控量测的重要性

高效安全的路桥隧道工程需要全面的的监控,在路桥隧道工程的开挖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施工的技术,更要加强对路桥隧道开挖支护的监控技术,保证隧道安全高效进行,路桥隧道开挖支护的监控要点主要是对隧道下沉、支护应力、周边位移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以便根据实时数据对后续隧道的喷锚支护和混凝土二次等的参数设置提供准确而精准的参考,对路桥隧道开挖支护的实时进行监控,把路桥隧道的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进行记录,把数据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并用实时的数据记录来决定后期支护设计和施工,不断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并且使施工设计方案趋于优化,统筹经济、安全的高效优化目标。

结语:

中国工程建设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路桥隧道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路桥隧道工程开挖支护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开挖支护的方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明挖法和暗挖法得到了广泛运用和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要想进一步的促进路桥隧道工程开挖支护施工方法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对开挖支护施工方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更需要的是不断的实践,对施工工具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对钢架、锚杆、超前小导管等的施工工具充分利用。与此同时,对路桥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也不能完全的照本宣科,更应该的是因地制宜的根据施工所在地的区域环境、区域水文、气候、灾害,乃至经济社会条件进行调整,作出一套合适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具体方案二者进行统筹优化,切实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质量,高效合理的保证路桥隧道工程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代银.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7):151,155

[2]何承庆.试论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0):265-266

[3]郭刚建.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6(11):137-138

[4]吴斌.试论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5(48):262-263

[5]齐勇.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的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3):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