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浅谈高速公路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王剑锋

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摘要:作为一项相对独立但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如何科学的组织台背回填的施工及保证回填质量对于衔接路基和桥梁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平赞高速项目为实例,对台背回填施工的关键环节及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以后同类工程施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台背回填;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平赞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九分部,起止桩号为ZK0+000~ZK5+320,全线5.32公里。主要工程有南泄洪渠特大桥(1460m)、上跨红旗大街分离立交(120m)、青银枢纽互通及主线路基(1965m),共有大小涵洞共计25道。

2台背回填施工流程

图1

2.1隐蔽工程验收

结构物达到设计强度的100%,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并进行混凝土防腐处理后方能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并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2.3基底处理

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对于开挖的基础基坑,按照片石灌浆或流态粉煤灰处理后方可进行上部台背回填,下部无开挖的基坑,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6%(台背回填前基底经监理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回填施工)。

2.4过渡段处理

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为2H,反开挖后以1:2坡度挖出搭接台阶。

2.5台背标线

台背应根据压实层厚度,在涵身两端及中部贴15cm红白相间标志线,以控制填土厚度。

2.6碾压

根据事先经过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上土→初评→初压→精平→碾压。压路机应沿横桥向反复进、退碾压,边角处采用小型手扶震动夯补强。

根据作业面宽度采用冲击夯或压路机碾压,台背下部工作面较小的地方及碾压不到位的部位用冲击夯人工夯实,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台背上部工作面较宽的地方采用压路机碾压,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然后再由低向高碾压。每次碾压错开1/3轮宽,碾压至无明显轮迹。

2.7压实标准

每层台背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并控制好级配,每层压实度不小于96%,回填的每一层(包括基底)必须留存影像资料,照片中要有回填层次的标志线和验收单位,并作为质检资料的一部分,能反映本压实层的整体面貌。

3质量验收标准及控制措施

3.1检测标准

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通过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时的沉降差作为后续施工压实度检测标准。

3.2注意事项

3.2.1台背填筑底面宽度不得小于压路机横宽度的1.5~2.0倍;

3.2.2台背回填结束后,及时封闭顶面,防止渗水;

3.2.3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边角部位必须配备振动冲击夯,采用人工夯实。

3.3质量保证措施

3.3.1每步工序施工完毕之后,必须经施工队自检、质检部复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3.3.2项目部委派路基施工工程师对现场进行控制,并以试验工程师检测结果为施工依据。

3.3.3项目部的质检工程师应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项目质量工作的意见,特别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3.3.4在每步工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现场工程师须向班组交底,并全程指导。

3.3.5因在雨季内施工,在台背回填施工期内,做好回填区域排水工作。

3.3.6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派专职人员现场旁站监督,确保按照分层厚度填筑和填料质量,避免因填筑厚度过厚碾压不实或过薄发生起皮现象。

4结束语

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是路基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回填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竣工使用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避免桥头跳车并减少不均匀沉降将直接影响全线的服务水平和整体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梁玉荣;浅论桥涵台背回填工程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作者简介

王剑锋,男,1991.09出生,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平赞项目部工程部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