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刘小宁李瑞娟唐颖超

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二科450052

摘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类型与对症护理措施。方法对2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并发症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椎间隙感染、硬膜外血肿、脑脊液漏、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根粘连、马尾神经损伤。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操作、密切的术后病情观察、积极的护理与功能锻炼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而引起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是其有效根治方法,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国内外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1]。针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2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发生并发症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关其并发症的护理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2015年5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288例,所有患者均单侧或双侧放射性腰腿痛,其中伴间隙性跛行27例,双下肢麻木7例,单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皮肤麻木28例,会阴鞍区感觉障碍2例,病程平均2.6年(0.3~14年),术前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CT、MRI示腰椎间盘均有不同程度突出,后纵韧带部分骨化,黄韧带增厚,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手术方式均为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其中术后并发症37例,发生率12.8%,男21例,女16例;年龄31~75岁,平均56.8岁。

1.2术后并发症类型(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为脑脊液漏,其次为切口感染、马尾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1.3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中远期预后良好,效果满意。

2护理

2.1切口感染

除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外,术后还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1)监测体温;2)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红肿,敷料有无渗湿并及时更换;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4)保持创腔引流管引流通畅并观察其引流量、色、质。本组6例患者经加强换药、严格使用抗生素并给予上述护理措施外,其中2例再次行创腔冲洗引流术。6例患者术后第3~7天均呈现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2.2椎间隙感染

已有文献表明[2],椎间隙术后感染率0.8~3.2%,多与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机体抵抗力低下、有糖尿病史者有关。本组1例椎间隙感染发生于术后第9天,体温37.9-38.8℃,血沉66mmol/L,C反应蛋白41mg/L,空腹血糖13.2~17.8mmol/L,腰部痉挛性疼痛,强迫体位,直腿抬高受限,切口愈合良好。经腰部制动、抗感染、控制血糖、敏感抗生素持续创腔冲洗引流、止痛等,10天后,体温36.5~37.2℃,血沉25mmol/L,腰痛减轻,能床上翻身,直腿抬高60~80°。

2.2.1护理

2.2.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腰痛与血沉变化情况。

2.2.1.2保持切口敷料干燥,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红、肿、热、痛及波动感;

2.2.1.3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2.1.4行心理护理以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痛阈[3]。

2.3硬膜外血肿

本组3例硬膜外血肿均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其中1例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2例由于术后翻身不当、切口引流管折叠致其引流不畅引起。患者诉局部切口胀痛、触压痛,剧烈腰痛及放射性下肢痛,会阴部麻木、排尿困难。

2.3.1护理

2.3.1.1术后4小时内平卧硬板床,以后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以压迫止血及防止过早翻身引起活动性出血。

2.3.1.2妥善固定并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滑脱;观察引流液量、色、质,如连续3天引流量超过100ml,则可能存在切口活动性出血。

2.3.1.3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2.3.1.4因控制高血压是术后预防出血的关键环节[4],故必须控制血压在160/90mmHg以下。

2.4脑脊液漏

文献报道脑脊液漏发生率29%[5],本组脑脊液漏发生率40.5%。其中术中6例,9例发生于术后1~2天,平均引流量790ml(850-1280ml),14例分别于术后5~12天停止渗漏,1例停止渗漏10天后再次出现脑脊液漏,经硬脊膜修补术4天后停止渗漏,切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经随访未继发颅内及椎管内感染、低颅内压综合征等并发症。

2.4.1护理

2.4.1.1密切观察病情及引流液量、色、质。若患者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术后引流量逐日减少不明显或增多,引流液呈淡红或粉红色,质稀薄,切口敷料呈非血性或淡血色渗湿等,应考虑脑脊液漏并及时报告医生。

2.4.1.2予头低足高仰卧位压迫[6]及等压引流,脑脊液停止渗漏48小时后恢复正常体位。

2.4.1.3遵医嘱口服醋氮酰胺,静滴白蛋白及成分输血,严格应用敏感抗生素。

2.4.1.4及时更换切口敷料,红外线烤灯照射切口,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防止感染。

2.4.1.5检测血常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

2.4.1.6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咳嗽,防止腹压增加而加重脑脊液漏或已闭合漏口重新开放。2.4.1.7讲解相关疾病知识,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心理,从而减轻疼痛[7]并取得其理解与配合。

2.4.1.8重视出院指导及随访,如患者治愈出院数周乃至数月后,切口周围出现可复性包块,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及时作影像学检查与对症处理[8]。

2.5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由于手术创伤、术中俯卧位压迫腔静脉、髂静脉及术后长期卧床,术后血液循环系统常呈高凝状态,易引起下肢及髂静脉DVT形成。本组4例下肢DVT分别发生于术后2~4天,双下肢3例,左下肢1例;患肢肿胀、局部皮温高,腓肠肌触痛、拒按。经患肢抬高制动、溶栓、抗凝等处理,预后良好。

2.5.1护理

2.5.1.1密切观察大小腿周径、肿胀、腓肠肌触痛、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观察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及足背动脉搏动可否扪及。

2.5.1.2多饮水,避免血液呈高凝状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而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增加DVT几率。

2.5.1.3由于下肢DVT发生率是上肢3倍[9],故静脉输液和采血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穿刺,以免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加重DVT发生几率。

2.5.1.4术后予有效镇痛[10]及早期活动[11],减少血栓形成。遵医嘱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切口引流量有无明显增加。

2.5.1.5积极治疗原发病,协助医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对症治疗。

2.6神经根粘连

本组3例神经根粘连患者直腿抬高<20~30°,牵拉痛。分别发生于术后10~15天。3例患者均再次行神经根周围瘢痕松解术,经随访中远期预后良好。

2.6.1护理

2.6.1.1术后24小时压髋、压膝被动运动,鼓励患者主动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循序渐进直腿抬高训练,预防神经根进一步粘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12]。

2.6.1.2遵医嘱应用20%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七叶皂苷钠、神经节苷脂等缓解神经根水肿、营养神经。

2.7马尾神经损伤

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马尾神经损伤发生率1~4%[12]。本组5例患者,术前仅单侧或双侧放射性腰腿痛,术后均出现典型的马尾神经综合症表现:多节段神经损害;鞍区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出现了S2-5支配的感觉障碍,但双下肢肌力基本正常。其中2例再次行神经探查、断端吻合、瘢痕松解术,3例保守治疗。经随访,本组5例患者下肢放射痛分别于1~4个月缓解,二便功能分别于3个月~5年恢复,生活能自理,中远期预后较满意。

2.7.1护理

2.7.1.1术后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并与术前比较。麻醉作用消失后用针头轻触会阴部及双下肢皮肤,观察有无知觉;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观察双下肢有无活动及踝关节背伸跖曲是否正常。

2.7.1.2若术后6小时膀胱区彭隆,患者无尿意且不能自行排尿,应警惕马尾神经损伤,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7.1.3尿储留者予保留导尿,定时训练膀胱功能。

2.7.1.4遵医嘱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7.1.5足下垂者穿丁字鞋,被动踝泵运动。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的早发现早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掌握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处理原则,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1)术前准备充分,全面评估和掌握病情及各种阳性检查结果。有糖尿病史者术前停服降糖药,皮下注射胰岛素,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术中继续监测血糖,术后6h内每小时检测血糖一次,使其维持在6.0~11.0mmol/L;积极治疗牙周炎、泌尿系及上呼吸道等感染;了解近期是否有局部注射或椎管内用药史,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3天清洁灌肠,指导床上大小便、下肢肌肉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训练;术前、术中严格按用药原则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术者注意术中操作,尽量减少创伤,避免损伤硬脊膜、神经根及马尾;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发生。3)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倾听患者主诉,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期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指导[11]。此外,建立长期随访机制,主要随访二便功能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恢复情况,了解有无中远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ThongtranganILeh,parketal.Caudaequinasyndromeinpatientswithlowlumbarfractures[J].NeurosurgFocus,2013,16(6):6.

[3]RutterCE,DahlquistLM,WeissKE.Sustainedefficacyofvirtualrealitydistraction[J].JPain,2014,10(4):391-397.

[4]马羽奕.赵旭,王莉.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41(10):894-895.

[5]杨志敏.循证护理在防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17(3):146.

[6]吕金女,赵云和.腰椎术后假性硬膜囊肿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7):665-666.

[7]LehmerJ,MarwinskiG,LehrS,etal.Ambientodorsoforangeandlavenderreduceanxietyandimprovemoodinadentaloffice[J].PhysiolBehav,2015,86(1-2):92-95.

[8]宋恒平.腰椎管手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4,21(3)224-226

[9]冯会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5):527-530.

[10]严美娟,祝胜美,楼小侃.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25(5):375-376.

[11]ReindlR,SteffenT,CohenL,AebiM.Electivelumbarspinaldecompressionintheelderly:isitahighriskoperation[J]CanJSurg,2014,46:43-46.

[12]黄素碧,刘康,陈竹,等.预期健康教育计划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357-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