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

吴晶1韦佳敏2

(广西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广西水利厅那板水库管理处)

摘要:水利档案管理是对水利档案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根据其特点和大体的分类进行整理,把管理细致化、全面化,并且通过对水利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最大化地实现水利档案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水利档案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对加强水利档案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特征;作用;策略

水利档案是全面记录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方法,其不仅全面的记录整个水利工程的整体,还详细的记录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步骤。所以水利档案的有效管理可以为后人在水利工程使用、维修、扩建、改建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指导依据。

一、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特征

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服务性等特征,并且由于水利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对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工业发展都有很广泛的影响,因此水利档案也具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2)长期性特征。水利档案是从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到具体施工以及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查的一个完整记录。基于水利工程环境因素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影响着施工整体进度,一般而言,普通的江河护坡工程、小型闸电站新建及改建、镇村组河道疏浚等小型工程,只需要几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但是,假如遇到大型的河道工程、水库等的建设,就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水利档案还具有长期性的特征。

二、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新时期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水利档案管理是检查水利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原因的依据。水利档案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都有着详细的记录,从整个工程施工前期的准备,到最后工程完工都全面记录其中。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质量鉴定过程中,通过这些档案就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详细的资料,成为了全面鉴定水利工程质量的依据。并且,当工程出现问题时,观测漏洞出现的地方,再根据水利档案所记录在册的,便能够比较容易的查明事故出现的原因。(2)水利档案管理对水利单位日常的工作考查中起着参考作用。在水利单位内部的质量审核或者是外审中,便可以通过对水利档案的查看,清楚地了解到水利单位的工作程序和建设是否合格。并且,水利单位也可以以水利档案为参考资料和依据,拟定计划、总结工作、设计水利工程。水利档案看似对水利工程建设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却对整个水利工程系统有着深刻的影响。过去人们对水利档案资料的管理不甚重视,甚至经常被忽略,导致很多原始的档案出现了破旧、泛黄等问题。如今,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利档案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对水利档案的管理。(3)水利档案管理为后人改建、扩建或者维修提供了完备的资料。水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或者漏洞,或者由于周围客观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着改建或扩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问题和效益问题。有了详细的、完备的水利档案,这些问题便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有了水利档案作为指导,过程后期的维修、改建或者扩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比较轻松的完成。

三、新时期做好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充分做好水利档案整理收集工作。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实现水利档案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且由于水利档案的各种特点,导致了水利档案的收集难、归档难等问题。要实现水利档案的有效管理,针对水利档案收集难的问题,在对不同的工程建设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对于过程周期短的,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采取追踪收集的方式,及时收集过程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而对于过程建设周期长的则采用分阶段收集的方式,并且在此期间也要加强档案的催收,这样,才能避免原始材料的损失。提高水利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在原本的落后的管理水平上,加以改进。传统的,在保存电子档的水利档案的同时,还会存以纸质的档案作为备份,这样,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的浪费。针对这一点,我们在进一步实现水利档案电子化的同时,可以减少对纸质档案的采用,备份的也采取电子档的形式。在改进了传统水利档案管理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便进一步实现了档案的有效管理。

2、加强水利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建设。档案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其中管理性标准规范是对水利档案进行管理的一套规划,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规与标准及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合法化确认标准等;业务性标准规范是对档案文件信息化处理的规范,其范围包含电子文档的标准及管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是指电子文档数据存储、压缩、数据交换、数据加密、水印技术和系统软硬件设施技术标准规范等。

3、明确水利档案管理的责任制。相关单位应当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水利档案的管理责任制。并且,大型的,有条件的水利单位最好派遣专业的人员单独负责水利档案的管理,管理人员与其他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这样确定水利档案管理的责任制,不仅方便与档案的管理,并且,如果档案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可以直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承担责任。有了责任风险,负责档案管理的人员也会更加的尽心尽力做到有效管理。

4、加强水利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利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水利档案工作中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水利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等,达到为水利工作提供服务的目的。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储、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过去传统纸质档案最大的不便,是不易保存,因为纸质的档案容易出现纸张损坏、泛黄、纸质粉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导致纸质档案的损坏,导致影响档案价值。而实现水利档案的电子化不仅在整理档案时少了很多问题,而且电子档案可以更长久的保存,不用担心会出现纸质损坏、泛黄等问题损坏档案的价值和作用。并且电子档案保存更方便,查阅时也相对更简单容易点。并且水利项目作为一项庞大的综合性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必须通过设置高效率的工作机构来协调其工作的开展。其工作机构应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机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机构等。其中组织管理机构是建设的决策指挥者和组织实施者,是整个信息化工程的策动力,决定着网络建设的组织效率:网络系统设计建造机构是具体负责档案信息网络的规划、技术设计和工程建造的机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机构是档案信息网络的实际运作者,负责网络的运行维护和档案信息的组织、发布与更新。

5、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才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水利档案管理要树立人才观,针对在具体管理中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立足于“人人皆才”、“人人皆可才”的观念,在具体的人才建设中树立整体观念和动态观念,才可能取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并且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依托高等院校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研究开发型人才,借助科研院所拓宽人才培训渠道,进行在职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于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艾月琴.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5

[2]张颖.做好新时期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探析[J].河北水利,2015

[3]代晓伶.新时期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