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桔二陈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56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杏桔二陈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56例临床观察

刘海军

刘海军

(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中心卫生院辽宁庄河116416)【摘要】目的:对急性支气管炎采用杏桔二陈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以杏桔二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见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以杏桔二陈汤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甚佳,可广泛推广。【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3-01

急性支气管炎属支气管粘膜炎症,是由感染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所致。是婴幼儿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常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并可能会继发肺炎。该病常同时累及气管和支气管,因此其正确病名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该病临床特征为咳嗽,部分患者咳嗽时伴有支气管分泌物。经笔者多年的临床摸索与总结,以杏桔二陈汤并加味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将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男性30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3.5岁,年龄最小患者10个月,最大75岁,其中包括成人46例,儿童10例,病程为15h~10d,平均病程为4.5天;对照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5.6岁,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72岁,包括成人43例,儿童7例,病程为12h~9d,平均病程5.1天。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为咳嗽、多属刺激性咳嗽、咳中带痰,痰色黄或色白、胸闷、胸痛。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粗。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治疗以杏桔二陈汤为基础方并加味。药用陈皮、杏仁、法夏各12克、桔梗10克、甘草5克、茯苓20克。属风寒袭肺者加生姜3片、苏梗、荆芥、防风各10克;属风热犯肺者加桑叶、炒黄芩各10克、连翘15克;属燥邪伤肺者加白薇、沙参、麦冬各15克;伴有咽痒、咽痛者加牛蒡子、千张纸各10克;属痰湿蕴肺者加川贝、瓜蒌壳各10克、前胡20克;属痰热壅肺者加浙贝、炙桑白皮各15克、前胡20克;伴有胸闷、胸痛者加佛手、枳壳各10克。每天一剂,连续服用5~15天不等,期间忌食辛辣及滋腻之品[2]。

1.3.2对照组给予成人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为100~150mg/(kg·d),儿童减半50~100mg/(kg·d)。

1.3.3疗效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执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指标分析标准依据咳嗽状况、肺部罗音是否消失、X线胸片是否好转。症状消失、肺部罗音消失、体温正常、X线胸片显示正常为治愈;症状减轻、肺部罗音减弱、X线胸片好转为病情好转;各种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结果

2.1两组主要观察指标消失时间比较见表1。

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天)

由表1表明,表中咳嗽消失、罗音消失、胸片正常及治愈天数等数据均能够表明观察组的见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比较(有效率%)

由表2表明,观察组患者56例中,治愈患者31例,占55.35%,好转患者23例,无效患者2例,其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50例中,治愈患者14例,占28.00%,好转患者27例,无效患者9例,有效率为82.00%。可见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多流行发病于冬季,可由普通感冒或鼻炎引发,继发于气管、支气管树其他病毒性感染,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继发性细菌感染[3]。可引发急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毒有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和B、柯萨奇病毒A21、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此外肺炎衣原体及百日咳杆菌也可引发急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年轻成年人群。该病的诱发因素多为接触空气污染物和营养不良。患有慢性支气管病患者的支气管清除功能严重受损,常造成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炎的复发还可能因支气管肺过敏、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鼻窦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儿童腺样增殖体或扁桃体增大引发[4]。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性质以中医角度属于外感咳嗽,中医讲究辩证治疗,认为咳嗽之症,病位在于肺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六淫外邪袭肺及咽喉,致肺气壅塞而不得宣通,皆会令人咳[5]。咳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痰,痰乃病理之根本,其治疗过程应由无痰到有痰,再由有痰到化痰,而后痰出咳止。化痰湿,排痰浊,气道通畅,肺气肃降有权,咳即可愈。本文采用宣通肺气并疏散外邪的方法,使用杏桔二陈汤为基础方,并根据其病症性质加味,做到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甚佳。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6]。参考文献

[1]李静,李梅.消炎止咳煎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0,(02).

[2]李凯云.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09).

[3]徐晓玲.阿莫西林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6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2).

[4]翟丽娟,李焕平.苦甘冲剂配抗生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00例[J].中国水电医学,2006,(01)

[5]胡宝珍,李华英.三子养亲汤加味合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58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04)

[6]龙贤林.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190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