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陈大伟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安徽淮南232052

【摘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方方面面。针对这些,本文重点分析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地势,水质,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工程设计,环境,操作技术,规范制度、施工措施等方面。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不纯熟,更换建筑材料,机器过度使用,气候温差大的情况下都会产生质量问题。建筑施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出现问题不是说拆就拆,说换就换的,不论怎样都会带来经济纠纷。这样质量的控制就极为重要了。施工单位应严格工程质量管理;从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环境因素有效控制,努力提高施工质量,建造出优质的建筑。

一、施工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质量体系认证

我公司将在本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按ISO2000版新标准及我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运作,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全项目质量领导工作;项目经理部设质检部负责全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质检部配备专职质检员,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和各项检验工作,配备数量足、精度高的质检仪器和设备。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虚心听取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和改进质量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加强施工过程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内部经济效益挂钩,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图1)

二、质量管理保证组织机构

1、成立组织机构

(1)我公司在施工现场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合同段施工组织管理,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项目的质量创优领导工作。

(2)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将由投标书中申报的由业主审查通过并在合同中明示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检员、土建工程师、安装工程师、资料员等主要人员组成。主要人员保证常驻施工现场,不随意脱岗。

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机构图(如图2)

2、建立工程质量稽查组织机构

(1)查各施工队质量管理人员、检测试验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在岗情况。

(2)查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常见病、多发病。

(3)查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措施的落实情况。

(4)查其他有关工程质量因素的问题。

三、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将质量管理与内部经济效益挂钩。

2、健全技术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各级技术管理权限,明确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3、制定质量目标,开展目标管理,根据质量目标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队班组步步分解为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各项保证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抓落实,保证各项指标的实现。确保质量总目标。

4、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单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查互查交接检查。

5、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复核制、技术档案制、测量工作复测制等,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6、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推行标准化、程序化作业。

8、虚心接受甲方、监理的意见,积极改进质检工作。

四、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施工测量

(1)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使用。

(2)施工放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的,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2、模板工程

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至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安装好后要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

3、钢筋工程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条件,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钢筋绑扎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形状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主筋的位置。

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焊接接头尺寸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4、混凝土工程

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对进场混凝土的质量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封堵。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及时养护。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混凝土浇灌时若遇到暴雨,应采取篷布将作业面加以覆盖,并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混凝土冬季施工掺入防冻剂,使混凝土在低温下强度仍能保持持续增长,混凝土浇筑后加覆盖养护,外加剂掺量由实验室试配决定。

5、砌筑工程

砌筑施工应设置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砌块的规格和灰缝的厚度在皮数杆上表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均应按本规定随时检查并校正。

砂浆品种、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砌筑时,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

埋入砌体中的拉接筋,应设置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规定。

五、成品保护措施

1、绑扎成型钢筋的成品保护

钢筋按图绑扎成型完工后,应将多余钢筋,扎丝及垃圾清理干净。接地及预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烧伤钢筋。

木工支模及安装预留、预埋、混凝土浇筑地,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

在钢筋绑扎成型后、作业面上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

模板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污染应及时进行处理。

2、模板保护

模板支模成活后应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锤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质量。

模板侧模不得堆靠钢筋等重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模板安装成型后,应派人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3、混凝土成品保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按方案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待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隔时间和养护期。

不得随开槽打洞,安装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混凝土面上临时安置施工设备应垫板,并应作好防污染覆盖措施。不得使用重物击打混凝土面。

混凝土承重结构模板应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4、砌体成品保护措施

需要预留预埋的管道铁件、门窗框应同砌体有机结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砌体完成后按标准要求进行养护。冬雨期间施工按要求进行覆盖保护,保证砌体成品质量。

砌体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干净,确保外观质量。

5、门窗成品保护措施

门窗安装后,应按规定保护成品不被刮伤。

门窗框塑料保护膜完好,不得随意拆除。

窗口进出材料应设置保护挡板,覆盖塑料布防止压坏、碰伤、污染。

施工墙面油漆涂料时,应对门窗进行覆盖保护。作业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不得碰撞挤压门窗。不得随意在门窗上敲击、涂写,或打钉、挂物。门窗开启时应按规定扣好门碰。

6、楼地面成品保护措施

水泥砂浆面层的楼地面,应设置保护栏杆,待成品中达到规定强度后方能拆除,成活后建筑垃圾及多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干净。

雨期施工要求做好防雨措施,以确保楼地面质量。

7、屋面防水工程保护措施

屋面防水施工完工后应清理干净,做到排水畅通。

不得在防水屋面上堆放材料、机具。

不得在防水屋面用火及敲踩。

在已完成的防水屋面上作业时,必须事先做好防水屋面成品质量保护措施方能施工。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进行质量检查复验。如有损坏及时修补,确保防水质量。

8、装饰成品保护措施

所有室内外,楼上楼下、每一装饰面成活后,均应按规定清理干净,不得在装饰成品上涂写、敲击、刻划。

作业架子拆除时应注意防止碰撞钢管,脚手板应轻放。

门窗及时关闭开启,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风雨天门窗应关严,防止装饰后霉变。

9、交工前成品保护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美观,达到用户满意,项目施工管理班子应根据工程大小及楼层高低,在装饰安装分区或分层完成成活后,应专门组织专职人员负责成品质量保护,值班巡查,进行成品保护工作。

总之,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的飞速发展阶段,建筑业以其巨大的推动力在各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建筑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提高工程质量要从细部着手,警钟常鸣。采用“三新”工艺和技术,增强责任感,消灭质量通病,为用户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是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卢锦山.现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20).

[2]王志强.基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场质量管理与控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年9期.

[3]张启明.对某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的探讨〔J〕.中国东南科技,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