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海绵城市”设计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城市湿地公园“海绵城市”设计应用

李敏娟

关键词:湿地公园;海绵城市;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

一、城市湿地的社会效益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为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先规划后建设,因地制宜,对城市生态进行恢复性改造,构建雨水湿地及下沉式绿地。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更是对景观艺术设计及美好城市形态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性影响。它遵循着一个生态可持续的建设原则,而非人工地、强制性改造。其打造是基于尊重自然规律并且敬畏生态系统的理念,在改造和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让万物依照大自然原有的系统规律,所有元素自行循环再生,最后归于初始,旨在恢复自然的生态之美。

图1

二、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理念

该湿地公园设计定位为弹性公园、功能性湿地,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地形地貌、水体等要素,在最低程度的干预下进行规划,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点、水资源状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合理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科学规划布局和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透水铺装、多功能调蓄等,将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自然的绿地系统。

三、湿地生态结构分层

竖向结构:湿地公园从“文化一功能一生态”局面,进行了6个层次的空间结构分层。其中空中廊桥层与地面栈道层是游客活动层,通过水陆空多维度的游线结合,给游客不同层次的空间体验。密林层、山体层、水生植物层及湿地水体层为生态保护层,减少人对自然的干预,为湿地的自我修复系统创造条件,给动植物更多栖息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协调人工建成系统与自然水文系统之间的矛盾,在“改变”与“顺应”自然水循环之间取得平衡,实现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等综合效益。

四、生态策略

以“核心保护,低影响开发”为生态策略。强调尊重和利用场地自然特征,对湿地公园提出核心保护,低冲击开发的生态策略,尽可能的减少对开发区域的干扰,结合自然系统和工程系统的技术与措施,突出模范自然水系统的过程,从而达到改善环境,并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最终实现城市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基础。

五、“海绵城市”技术措施规划

湿地公园工程设计运用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和规划如图2所示:

图2

六、海绵城市技术在湿地公园的应用

(一)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具有较大的孔隙通透性,能使雨水及时渗入地下减少地表径流。可广泛运用于人行道、广场、自行车道等。要求垫层和基层有相应的透水性能;当场地条件不适宜雨水直接渗透或者有雨水利用的需求时,可以在垫层铺设排水管,将雨水排放至蓄水池回收利用。

1.透水性生态沥青路面:主要用于铺设湿地公园主园路,步行、及自行车道。

2.透水性铺装路面:主要用于活动广场、小型休闲空间及生态停车场,提供步行、健身、科普等活动,结合景观节点设置。

3.原生态砂石路面:主要与原生态的农田、水塘结合,体现原汁原味的乡野趣味性。

4.生态停车场:停车场采用高承载植草地坪技术,并设置生态集水。排水沟和停车空间的交错配置与配合,并配合不同高度层次的植物景观。高承载植草地坪是通过钢筋将用模具制作出来的混凝土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再在空隙中填满种植土,播种或载重草苗的一种铺装工艺。

(二)道路雨水花园路牙

通过路牙形式的特殊设计,使道路路面的雨水无阻碍的进入道路两侧下凹式绿地之中。一般根据场地土地利用情况和雨水径流量来选择路牙的形式(如图3)。

图3路牙的多用构造方式

(三)下凹式生物滞留池

下凹式生物滞留池将地表径流储存在浅槽后,再经过植物层、土壤层和砂滤层去除地表流经中的污染物,形成雨水塘。雨水潭多位于场地的低汁区域,利用现状地形进行设计。

小降雨时,雨水潭通过常水位和溢流口之间的水位差空间积蓄雨水,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阵雨时,通过植被的缓冲,可增加雨水径流时间,减小雨水流量径流系数,从而减小暴雨产生的径流流量;通过雨水潭的调蓄可延长暴雨的总体产流汇流时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进而减少内涝风险。

特大暴雨时则通过溢流口将多余的雨水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或自然水体(见图4)。

图4雨水潭效果示意图

(四)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即雨水花园,是利用植被和经过设计的土壤来处理雨水径流的浅洼地。来自硬质铺装或建筑屋顶的雨水径流汇聚到雨水花园,经过表面铺设的砾石物理过滤和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吸附过滤,最终渗透到地下。

雨水花园是设计来应对频率较高的中小降雨事件,若遇到大暴雨,则通过溢流口将雨水排放至下游海绵设施中。

(五)节水型绿地灌溉

1.喷灌

通过喷头分散细小水滴,均匀喷洒,水的利用率可达80%。

2.滴灌

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5%。

(六)“海绵城市”科普教育

1.栖息地营造

①鸟类栖息地;

②鱼类栖息地;

③栖息地保护规划措施。

根据湿地公园现状的生物栖息现状,栖息地的保护必须以依托于整个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长期保护、恢复和管理,注重个人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鼓励大众文化参与,推进多元文化产业,维护和谐生态文化,制定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2.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①科普项目

湿地科普馆(游客中心):游客中心位于湿地公园南面,与渡水桥相连,是游客进入湿地公园的入口之一,建筑功能以湿地科普展示馆及服务游客为主,当中结合洗手间、便利店、及自行车租赁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建筑。

②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是湿地公园整个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解决环境景观管理,满足公告所需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视觉识别系统。

(七)“海绵城市”驳岸规划

湿地驳岸是岸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流的过渡空间,同时具有挡土固坡、协调造景、提供亲水空间作用。湿地公园内驳岸设计采用驳岸形式可分为三大类:阶梯式驳岸、平台式驳岸、自然式驳岸。

(八)“海绵城市”生态管理

1.低影响概念———游览路线管理规划

分层次游览路线的管理系统,形成与外界相连接的交通方式,原则是低冲击概念,因地势、景观需求盘旋扭转,富有弹性。垂直交通通过登高塔连接水平交通的地面人行栈道和空中漫步廊桥。空中廊桥与地面的分离能有效降低人工建造对自然的破坏,又不失游客对湿地公园的体验乐趣。

2.旅游项目管理

①自然景观类资源的利用方式

保持自然景观原貌,对自然原貌进行景观改造,利用自然条件开展旅游项目。

②人文景观类资源的利用方式

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解说系统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景观再现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场地保护发展过程进程展示,注入场景互动模式,从而使其更具趣味性和可感知性。

③民俗文化类资源的利用方式结合民俗文化,如“龙舟文化”,进行与湿地公园节点相结合,统一整合具有传播性和观赏性的民俗文化,利用现代人能够接受和欣赏的方式进行展示,赋予民俗文化新的表现形式。

(九)“海绵城市”水质控制

根据不同水深度及污染类别进行水生植物净化研究,一般选择多种植物进行空间组合,以达到不同深度、不同类别的污水均得到净化。依据植物旺盛生长所需水的深度,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的根茎生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浮水植物体内多贮藏较多的气体,使叶片或植物体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它们主要用于微生物代谢和植物吸收。挺水植物主要种类有芦苇、香蒲、花叶芦竹、水葱、德国鸢尾、水芹等(如图5)。

图5水生植物净化研究

七、结束语

湿地公园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情况通过“海绵城市”各措施的应用,可以实现湿地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提高湿地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的湿地生态功能。体现了“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的精神,又体现了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