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许育红

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

摘要: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并发疼痛、恶心呕吐48例,眩晕32例,面部麻木下降3例,口唇疱疹20例,面瘫10例,耳鸣、听力下降3例,脑脊液漏7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均缓解或痊愈。[结论]加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观察及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主要表现骤发、骤行,疼痛呈闪电样、刀割样、灼烧样剧烈疼痛,通常存在扳机点,好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会导致阵发性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科2014年7月–2017年7月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后给予精心周密的护理,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35–72岁,平均53.2岁;右侧36例,左侧24例;病史2.5–23.0年,平均9.1年;Ⅰ支、Ⅱ支、Ⅲ支痛者18例,Ⅱ支、Ⅲ支痛者4例。经过核磁检查可见神经血管异常征象,表现为神经变形、移位、及压迹,三叉神经与临近血管位置密切,均经过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不佳,而行微血管减压术。

1.2手术方法:麻醉满意患者右侧卧位,于乳后方发际内画线,常规消毒铺巾,连接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使用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部分,手术中神经系统检测使用目的就是尽可能早期发现手术对神经造成的损害,避免永久性的视神经损伤。手术是在颅骨上钻一个小孔,大小如同一分钱硬币,架显微镜进行镜下操作,术中仔细查找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小心分离并用垫棉垫分离三叉神经,用垫棉垫将靠近三叉神经的小血管隔离神经,使三叉神经压迫的血管都完全分离固定,缝合硬脑膜,将骨渣放进骨孔处,逐层缝合术终。

1.3结果: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46例(76.4%)术后当日止痛,14例(23.6%)疼痛逐渐减轻。住院天数10-24d,平均12.4d,随访2-3.5年,平均3.1年,无复发病例。

2.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①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该手术部位较深且与脑干小脑及多根颅神经相邻。因此术后24h内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颅内继发出血,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变化,注意有无脑干部位受压。【1】本组术后无再出血及意识障碍病例。②体位护理:全麻未醒者给予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º,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少出血,防止脑水肿。③饮食护理:术后清醒6h后先试饮少量水,若患者无呛咳,无恶心呕吐时再给予流质饮食,术后2-3d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调整为软食。④其他:注意观察耳、鼻腔无异常液体流出,一旦发生立即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2.2并发症的护理

2.2.1颅内出血: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1-2日,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的情况,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及早发现颅内血肿征兆。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躁动,呼吸缓慢,脉搏有力,血压升高等症状均提示有颅内血肿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检查处理,必要时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2.2.2口唇疱疹:患者出现口角或三叉神经分布区疱疹或疼痛,可能全麻致三叉神经抵抗力下降所致,疱疹因疱膜破裂而形成糜烂或继发脓性感染,严重者引起带状疱疹性脑膜炎,愈合差。【2】因此,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可用红霉素软膏擦抹患处,涂抹时动作轻柔,避免水疱破裂,遵医嘱服用b族维生素,必要时给予抗病毒药,一般3-7天疱疹消退,局部残留色素沉着。本组20例病患发生口唇疱疹,经过对症处理均治愈。

2.2.3切口感染:常发生术后3-5日,表现为伤口疼痛、红肿、压痛及皮下积液,护士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及时使用抗生素。

2.2.4头痛、眩晕、呕吐:因术中吸除较多脑脊液加上术后颅内渗血刺激导致脑脊液分泌减少,术后患者可有头痛、眩晕、呕吐、低颅压表现,患者清醒后如有头痛、眩晕、呕吐症状者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本组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发生低颅压症状,经过对症治疗3-5d症状消失。

2.2.5面神经麻痹:本组10例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面部麻木感,无面瘫,给予局部按摩、保暖,促进血液循环,因面部感觉减退,残留食物易存于嘴角与牙槽之间且咀嚼时舌和颊粘膜易被咬破而发生溃疡,因此要告知进食时细嚼慢咽,防止咬伤,预防溃疡发生,进食后漱口,及时清除口腔残留食物。

2.2.6耳鸣、听力下降:本组3例术后出现耳鸣及听力下降,可能手术操作影响面神经听神经和供血动脉而出现听力损害。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必要时提高说话的音量或在健侧与患者交流,护士应同情、关心、体贴与爱护患者。3例患者随访半年听力恢复。

2.2.7脑脊液漏的护理:本组有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平卧位并及时通知医生加强抗感染对症治疗。4例术后6天停止流液,3例因脑脊液影响伤口愈合,给予腰大池引流,7天伤口愈合良好,拔除腰大池引流管。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是一种顽固性疼痛。微血管减压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方法。其使用微创技术疗效好等特点为众多神经外科医生和病人接受,但其也存在一定并发症。【3】桥小脑角解剖结构复杂,汇集着从基底动脉所发出的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迷路动脉、桥支及其分支静脉,还有个别从椎动脉直接发出的小脑后下动脉等。三叉神经痛患者局部神经和血管等多呈异常形态或走形,因此手术易损伤血管及神经。其术后并发症包括残余痛、口唇疱疹、面神经麻痹、耳鸣、听力下降、后颅窝血肿等。但多数并发症较轻微,几乎无手术死亡病例。所以,此类患者的护理问题易被护理人员忽视,从而导致护理质量降低。三叉神经从脑干发出,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此处血管神经密集,由于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术中及术后可能会影响脑干,引起呼吸心跳的改变和继发性昏迷,因此,护理上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细致认真的观察病情,给予系统、完善的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房芯、王英军、弦在美,微血管减压术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9例术后护理[J]齐善护理杂志,2011.17(23):151

[2]赵虎成、高国栋、赵振伟等微血管减压术后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J]第四军医大学学校2005.26(12)

[3]弦永琴、郭军文、杨利孙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病人护理[J]护理杂志,2003.18(8):58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