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尝试教学法的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1

关于尝试教学法的述评

李婷婷

重庆师范大学李婷婷

摘要:尝试教学法是我国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先生在2000年提出来的,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是一种能够发展学生创造性,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学中比较有前瞻性的教学方法。此文着重研究尝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情况问题,从它的理念、策略、流程步骤、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仍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简单阐述,结合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使用尝试教学法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尝试教学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数学教学、实践应用

一、尝试教学法的理念与操作流程

尝试教学法的理念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讲”。尝试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基本教学模式,一共包含七个步骤。第一步准备练习,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第二步出示尝试题,给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第三步自学课本,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第四步尝试练习,此过程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讲解提供信息,学生也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课本或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第五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换意见。第六步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经过前六步的实施,学生都对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提高,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以上七步构成了尝试教学法整个教学模式,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提供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教学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不过“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因此,从基本式可派生出许多变式,主要包括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等等。

二、关于尝试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也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数学课本第八章第二节(8.2消元)运用尝试教学法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课前预习:上课前先请学生复习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预习本节课要运用的代入消元法。

第二步预备练习:解方程

(1)3(3+x)-8x=14(2)=3(这一步是出示尝试题和深度练习的基础,一是对前预习进行必要的检验,一是复习在教读课中可能出现需要用的旧基础知识,以旧引新,促使旧知识在解决新知识中起到迁移作用,以便尝试练习的顺利进行)

第三步出示尝试题,练习:把下列方程改写成用含有y的式子表示x的形式:(1)x-y=3,(2)3x-8y=14教师根据教材的体裁特点和教学重点,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提出尝试的题目。

第四步尝试练习:用代入法解方程组:x-y=3①3x-8y=14②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尝试题和预习检查的情况,再次自学课文,进行尝试练习。

第五步学生讨论:学生尝试练习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的尝试情况,对于学生尝试的结果,教师无需急于答复,可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在这一步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创设课堂高潮。

第六步教师讲解。

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练习: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

(1)y=2x-3(2)2x-y=33x+2y=83x+y-1=0

第八步尝试教学小结:这一步,一是对尝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一是对教材知识作结,完整的课型要练习写作,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尝试教学法的特点常将教学内容分成两类:适用和不适用,所以教师要将尝试教学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就要对教材做一个全面的剖析。

三、对尝试教学法的评价

尝试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在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尝试教学使学生具备了面对学习困难,主动探索,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养成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良好品质。正因为尝试教学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发展,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学生尝试成功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有效地进行尝试教育,学生尝试着学习、试着发现问题、再一定程度地解决问题,这不仅为提高课堂效率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有利于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尝试着学习和积累知识,这不仅改变了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

尝试教学法没有得到全面的推行,原因在于它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第一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自学能力,不愿意主动参与尝试练习的过程。尝试教学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在小学低年级应用范围较小。第二是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恰当地掌握整个尝试练习过程的节奏有点困难。第三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实践性较强的教材都不适合应用该操作模式。因此,尝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有待加强、具体做法需要进一步思考,还需在不断教学实践进行改进和更新。最后,希望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们有效地尝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扬长避短,灵活应用,把各种教学法结合使用,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