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梁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梁健

梁健

(哈尔滨市血液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摘要]目的探究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1346次临床医学检验出现检验失误的例数,分析其失误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经统计,在1346次临床医学检验中,出现173次检验失误(12.85%),其中仪器设备与试剂原因43次(24.86%),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28次(16.18%),患者自身原因85次(49.13%),样本处理不当17次(9.83%)。结论仪器设备老旧磨损、检验操作不规范、患者自身原因与样本处理不当是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建立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检验人员责任意识与业务能力,提高仪器设备的检验准确度,可促进整体医疗水平提升。

[关键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医学检验是医疗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开展诊疗工作的基础环节,医学检验结果可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目前提高医疗水平的关键。我国现阶段医学检验仍存在诸多问题,仪器设备破旧、试剂管理不当、检验操作不当或样本处理不当等因素均可严重影响医学检验的实际结果,如不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必将对后续治疗产生不利影响[1]。本研究就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解决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463例,女471例;年龄18-69岁,平均(43.56±6.72)岁,共进行1346次临床医学检验,其中生化检验426次,血分析检验551次,尿沉渣检验263次,便分析检验106次。

1.2方法收集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医学检验失误的原因,并对根据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与质量。

1.3评价指标统计临床医学检验失误例数及原因,包括仪器设备与试剂、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患者自身原因、样本处理不当等发生情况。

2结果

经统计,在1346次临床医学检验中,出现173次检验失误(12.85%),其中仪器设备与试剂原因43次(24.86%),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28次(16.18%),患者自身原因85次(49.13%),样本处理不当17次(9.83%)。

3讨论

医学检验是借助先进的仪器与设备,结合科学的检验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准确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并根据检验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医学检验工作的责任重大,应保证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严谨性,提高整体医疗水平[2]。

目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具体如下:①仪器与试剂问题:第一,医学检验仪器每天处于高负荷运转,且大部分仪器使用时间过久,高强度工作可使仪器逐渐发生损伤,使得检验工作出现误差;第二,检验仪器缺乏定期的护理与维修,缺乏专人保管与维护;第三,检验人员未明确掌握检测仪器各功能的使用情况,试剂更换后未及时改变使用参数,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3]。②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先进医学检验设备的引入,其使用方法与旧设备的使用方法必然有所不同,检验人员如未及时学习新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贸然使用,必将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若操作过程中随意调整实验步骤与各参数,未严格控制反应时间,亦可影响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③患者自身原因,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等情况的不同均可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同时还应考虑患者受试前是否服用药物,以免药理作用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时,亦会对检验产生影响。④样本采集不合格、随意使用抗凝剂、检测样本不新鲜均可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本研究通过调查临床医学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医学检验结果存在12.85%的失误率,其中因仪器设备老化与试剂管理不当原因而产生误差占比24.86%,检验操作不规范16.18%,患者自身行为不当原因占比49.13%,样本处理不当9.83%。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归纳出以下几点针对性解决方法:①建立标准化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根据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临床检验专业15项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标准化、同质化,要求重视实验室内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室与各科室之间保持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认真听取其他科室工作人员意见与建议,反思与改进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结果科学而准确[4]。②强化医学检验质量管理意识,提高科室领导对医学检验的重视,定期培训医学检验业务,学习最新检验知识,提升个人业务操作能力,制定奖惩制度,将业务能力与薪酬待遇及晋升机制相挂钩,激励每一位医学检验人员能够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患者的生命负责[5]。③定期维修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安排专业仪器检修管理人员,每次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最大程度的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误差率降至最低。④检测前,事先告知患者停服药物,并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避免情绪波动[6]。

综上所述,针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加强质量管理,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可靠方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秋桐,门剑龙,赵瑞,等.探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4):170-172.

[2]曹加兴,毛方术,刘强,等.边防部队医疗单位医学检验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2):218-219.

[3]黄平,马明炎,余登琼.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重庆医学,2017,46(22):3123-3124.

[4]王治国,费阳,康凤凤,等.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临床检验专业15项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内容及解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11):777-781.

[5]贾汝静,赵炳南,张传宝,等.医学检验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评审不符合项分析[J].检验医学,2016,31(5):423-425.

[6]刘录恒,刘燕菲.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