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黄靖松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528311

摘要:当前我国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满足这样的高要求成为当下园林设计者首要思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需要客观地将生态性、科学性、艺术性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保证园林设计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将绿色健康的生态理念传递给人们。本文分别探讨了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现状以及科学地进行园林设计中植物配景与植物造景的策略。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引言:

在园林设计工作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是园林景观得以体现的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美感的观赏需求。合理的园林设计能够帮助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好地舒缓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工程设计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对原理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的关注,提升园林设计的实际价值十分必要。

1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1.1按需造景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2按美造景

植物景观是生长、发育着的有生命的景观,能增添城市中的生气,缓解因建筑物密集而产生的枯寂沉闷感。植物造景就是将观赏植物材料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组合,充分发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以满足城市环境绿地各种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创造出生机盎然的园林意境和优美亮丽的植物景观。

1.3协调造景

在有建筑物的空间,植物可以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用植物体形重复建筑物的体形,如尖屋顶建筑,配以尖塔形的松柏植物;平屋顶配以人工修剪的平顶灌木或绿篱,显然相得宜彰,更为协调。

1.4氛围造景

植物是园林中具有生命和动态的构成元素,创造动感和情境也是提高园林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造景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运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等手法,将植物造景与意境巧妙的结合起来,烘托周围的景致氛围,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现状

当前的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植物配置不合理、植物造景缺乏内涵以及植物造景与园林生态的结合度不高等问题。不合理的植物配置会降低整体园林景观的美观度,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无法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发挥植物内涵,陶冶人们情操,但大部分园林设计人员不能准确理解植物造景内涵,导致植物景观过于单调。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和园林生态结合度不高,导致园林整体景观缺乏协调性,影响园林景观整体效益的发挥。

3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具体措施

3.1追求动势和均衡

因为植物的姿态各异,因此在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植物的姿态。石楠较为规整,而松树、榆树属动势。在配置时,需要了解植物之间的和谐程度,考虑植物和周边环境的协调。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的思想是基于水景景观的布置要求基础之上的,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关注水体生态环境,避免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景生态环境中一般选用喜水湿生性植物,若水体面积较大,则应该选用美观度较高的大型乔木,并使其倒映在河中,提高水体环境的整体美观度。园林景观中有许多道路,要采用柔和感较强的植物种类,一般将乔木和灌木进行混合配置,既能体现植物景观的交替美感,又能突显园林道路的景观特色。

3.2确保科学造景

园林植物的布局和景观设计应以科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园林的性质和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我们应该关注当地的植物,使园林和绿地的景观具有地方特色。我们不应该片面地关注植物的观赏效果,盲目地引进不适合这个地区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

园林景观具有高度的可观赏性的特点,因此,要以人为本进行植物配景与植物造景。人们在园林中休憩时,需要获得静谧的感受,同时需要陶冶自身的情操。基于此,在植物配景与植物造景时,要充分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使用恰当的艺术手法来展现植物景观内涵。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寓意,能够带来独特的体验感,因此,可以将多种植物混合配置,以某一种植物为中心,形成合理的植物景观格局。

3.3关注园林植物配备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绿地,不仅仅具备很强的使用性能,并且能够产生各类景色。有些规划设计不思考具体地理位置和周边生态环境,应用“拿来主义”简单粗暴的抄袭。有些规划设计的植被品类没有特征,缺少改革创新认识,导致植被景观万年不变,不可以满足当代社会美学理念的要求;有些规划设计工作人员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教育,仅仅依靠实践经验,对规划设计作品的整体思路、格局分布,没有展开深入地研究分析,对植被配备的根本原则、比重以及自然生态作用,没有深入考虑与分析研究,造成规划设计的结果严重偏离实际需要。因此,在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思考植被配备方面的艺术美学要求。

3.4合理配置植物

(1)注意植物品种搭配

树种之间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生长时间。在进行设计时,树种选择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抗逆性,抗逆性是城市园林植物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植物对于不同环境下的抵挡能力。古人常说:“红花配绿叶”。除此之外,植物的季相变化也很重要。通过合理的配置,创造“春花含笑,夏绿浓荫,秋叶硕果、冬枝傲雪”的丰富季相景观群落,达到拓展空间,四季有景的效果。

(2)重视植物的意象

在园林设计中,自古便有“君子比德”的思想,植物的配置更是如此。比如,“玉堂春富贵”分别指的园林植物中的玉兰、海棠、梅花、牡丹和桂花,根据谐音,来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给人们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又比如,荷花象征“出淤泥不染”的高洁情操,竹子则表现的正直的作风。因此,我们在一个场所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充分发挥植物的文化意向,加深人们的艺术认识。

(3)关注层次搭配

这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层次错落有致的设计与乔灌木结合种植,才能显示出植物配置和规划的特色。这也有效地避免了整齐一致的高大乔木对林下植物的遮挡,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很重要。注意群落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除此以外,要了解构成该群落的基调树种、优势种以及各类植物之间所占的比例。地形对于层次设计来说也很重要,如果在坡顶、低洼处对一些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植物顽强的生命力。比如,可以在山顶、山坡等地区种植一些矮小的灌木,低洼处种植乔木等。植物配置设计同样也讲求平面构成,植物造景同样也离不开点、线、面的处理,当我们进行大面积的植物设计时,应避免将其置入景观的中心位置,而将其放置于角落或者放置于景观的边界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生动。

4结语

优化园林设计对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水平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优质的景观设计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和谐。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景观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大力促进园林产业发展,所有人设计、施工人员应该对植物配置和植物生产习性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优化和改进方法。实现工厂配置和植物景观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历凤.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02)

[2]郑慧君.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8(24)

[3]张倍倍,章珏.基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