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孔繁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1
/ 2

配电线路降低线损的技术与对策探究孔繁彪

孔繁彪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导致配电线路出现线损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将这些因素总结为以下两大方面,即技术因素与管理因素。其中,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变压器没有合理的运行、配网网架没有完善的结构等;而管理因素指的是在管理配电线路时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等。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技术;管理;配电线路

一、配电线路降损的相关概念

工程上把给定时段内,电网中所有元件产生的电能损耗称线损电量,简称线损。因为技术线损电量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这种在现实配电网中存在产生并以声、光、热能散失在周围介质中的电能损耗,为了方便计算和管理,我们用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和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等简单因子的变动来粗略表征。从而衡量配电系统的具体损耗大小以便做出相应的规划调度,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配电线路降

损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目前,常用的传统的城市配电网的降损方法如下图1所示。国内外传统的配电线路降损计算研究较为成熟,国外研究的热点是对线损的分析和降损措施研究以及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对所涉及到的线损大多归结为功率损耗问题,线损计算的电量以潮流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提出了多种方法。虽然理论和实际应用趋于成熟,但对这样一个多变量、多约束条件的非线性规划,操作变量既有连续变量(如节点电压、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又有离散变量(如变压器分接头位置,补偿电抗器和电容器的投切容量)等因素影响的配电网,都面临着计算数据不全,线路结构不全,线路比值较大等因素影响。总体来说,配电网降损计算发展为两个支脉。一是对网络结构及负荷数据进行简化、等效的各种方法,以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法、竹节法为代表,另一支脉是以潮流计算为基础的考虑到因素更多、计算量和处理的数据量都较大的各种回归分析法、网络最大流法(图论方法)、等效节点功率法(潮流方法)、动态潮流法(包括各种差值、拟合法)、负荷统计学方面的聚类法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配电网运营管理及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这些方法并不是很适用于现代配电网系统实际的损耗计算。

图1

三、配电线路降损措施

(一)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为了能够降低配电线路损失,可以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配电网的设计合理性对运行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降低线路损坏率,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供电情况调整配网网架结构,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先对供电情况、配电网网架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线路,提高供电稳定性,降低线路的损耗率,提高供电合理性。第二,由于部分线路的老化程度较为严重,为了能够提高配电网网架结构的整体性,需要在优化的过程中,对线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并将线路更换为绝缘架空导线,之后根据设计方案调整布局,提高配网网架结构合理性,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

(二)建立指标管理体系

配电线路降损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指标管理体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为了能够协调电网运行的稳定性,需要落实责任制,提高线损工作管理的运行稳定性,例如:管理人员可以建立线损管理小组,并将线损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并落实,使员工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意识。在进行线损情况检查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建立管理责任制,不定期检查线损情况,一但发现线路损坏问题没有处理,可以通过工作分配情况找到对应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处罚,进一步提高线路的运行稳定性[2]。第二,在建立指标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评定线路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数据了解,进而管理人员可以在检查时,对综合损失数据、电压合格率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分层、分级管理的目的,提高配电线路降损工作的开展稳定性与开展效率,保障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了能够降低配电线路损失,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对配电线路检查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部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这一工作的了解程度不足,难以提高配电线路运行检查效率,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例如:电力企业可以聘请配电专家,为其讲解线损管理方法、将损方法等,使其能够提高专业能力,为配电线路降损工作提供运行保障。第二,由于配电线路降损工作的工作量较大,为了能够在保障这一工作稳定运行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开展员工工作交流大会,员工可以在其中讨论降损策略,促进其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拓宽工作开展思路,为配电线路降损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四)做好线损分析工作

配电线路降损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线损分析工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为了能够合理制定将损方法,需要对线损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降损策略,例如: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可以对线路负荷位置、电源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出现受损的原因。另外,为了能够提高分析的合理性,可以利用虚拟装置进行线路分析,提高线路分析的准确性,为降低线损工作提供保障。第二,在线损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将实时数据与历史同期数据对比,了解配电线路损耗情况,并及时对受损严重的线路进行整理,推动供电企业进一步发展。

(五)加强计量管理力度

为了能够降低配电线路损失,需要加强计量管理力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降损工作能够促进供电企业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计量管理力度与处罚力度,对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员工进行处罚,减少计量工作中的失误,提高供用电的运行稳定性,保障线路能够稳定运行。第二,在对计量工作进行管理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加强计量人员与维修人员之间的联系,使计量人员能够在发现其中的问题之后,及时向维修人员反馈,提高配电线路降损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配电线路线损的影响因素和降低线损的措施,可以发现,要降低线损,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配电网情况,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配电系统进行维护,从而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仕杰,毛忠浩.浅析配电线路线损因素及降损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181.

[2]张颖.试论配电线路线损因素及降損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8,7(Z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