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老年人营养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谢琪许春娜王暑辉

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营养科,辽宁兴城125105

摘要:营养不良是指营养的不充足状态,以摄入不充足的食物、食欲差、体质消瘦、体重下降、不能满足机体能量与蛋白质所需为特征的营养低下状态。营养不良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日趋延长。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预测2025年升至20%,2050年达25%,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探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杜绝不合理膳食营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老年人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如下。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相关因素

1.老年人营养不良是个全球性问题,它与生理因素、疾病与药物、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和人们对营养知识的认知和态度息息相关。

2.生理特征:老年人牙齿松动、脱离,咀嚼功能减弱。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导致牙周病和龋齿的发生。老年人对多种味觉刺激的辨认阈值增高,特别是对混合滋味的感觉较困难。老年人的胃肠粘膜、消化腺萎缩,肠壁血液供应减少,使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低;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明显下降;胆囊、胰腺功能下降,影响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消化和吸收。疾病与药物:20世纪90年代北京医院统计80~90岁住院患者平均患9.7种疾病,90岁以上者平均患11.1种疾病。据统计老年患者平均用药7种,并在进餐的同时服药,增加了药物与营养素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性营养不良,使病情恶化。

3.认知与心理:营养知识影响饮食习惯,很多老年人营养保健知识匮乏,王晓红等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知识总知晓率为仅为23.18%,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者仅为7.5%,88.8%的老年人愿意接受营养健康教育,但是43.8%的老年人表示不愿意改变其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经济水平较高的老人营养补充更丰富,经济条件差的老人购买较少或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许多老人独居或单居,进食的食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丰富全面的营养素。在医院,有90.0%的医生意识到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给老年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却未运用营养治疗。在社区、养老机构也缺乏必要的膳食营养宣传和指导。

4.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多种味觉刺激的辨认阈值增高,特别是对混合滋味的感觉较困难;口腔易感染、唾液分泌减少等,可能导致味觉障碍;食量减少使体内氨基酸贮存,可使钙、维生素D、B6和B12缺乏;老年人胆汁酸合成减少,胰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能力降低,易引起消化不良;因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或不合适的义齿,使老年人咀嚼困难,影响了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就认为口腔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口腔不但能影响机体摄入、咀嚼、吞咽食物的能力,还能潜在影响机体整体的营养状况,最终影响整体健康。

5.人到老年,由于各组织功能趋于衰退,疾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也随年龄而增高。老年人中同时患有1~3种慢性病的情况相当普遍。1981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曾经提出过一个“健康老人”的标准,这个标准订得相当低,只要求几个重要器官没有病就算健康了。仅就按这样的标准,我国各地老年人能够符合这个健康条件的也只有1/6~1/5。高血压和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我国各地高血压病普查表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2%~10%,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老年人多于中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50%左右,远高于其他年龄组。

二、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护理

1.营养状况评估的意义。营养状况评价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确的营养评价可及时发现营养不良或有潜在营养不良危险的患者,筛选出可能从营养支持中获益的病例,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对于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促进术后的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检和评估,及早发现营养不良并进行营养干预,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2.营养状况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评估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是营养护理、治疗和饮食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考察营养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合理的评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部分。主观部分是根据平日的情况和病史判断,客观部分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测定方法。静态测定包括人体测量性指标,如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周径、肌酐/身体指数、血清蛋白质、免疫功能等。动态测定包括氮平衡、3-甲基组氨酸、电解质等。

3.针对生理因素的干预措施。针对老年人牙齿脱落、消化功能减弱等不利的生理问题,营养专家建议:牙齿不好的老年人,应尽快安装合适的义齿或多做炖汤、菜泥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针对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容易吸收的食物,植物性的食物一般较容易消化,在肉类方面,鸡肉和鱼肉最适合老年人消化。在食物的烹调加工方面,要注意适合老年人消化系统的特点,色、香、味俱全,同时采用多种烹调方式或变换食谱以增加生活的乐趣,从而促进老年人的食欲。为预防便秘,首推膳食纤维,还可多食苹果、香蕉、猕猴桃等富含果胶的食物。

三、方法

1.开展健康教育。研究表明,营养健康教育对老年人有积极作用,并且已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预防疾病发生。老年人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越高,则营养态度和行为越好。通过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膳食营养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自觉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何晓琴等建议可在社区老年大学开设营养学课程,由营养专业人员进行教育,在社区深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金字塔的普及工作,促使老年人饮食结构的合理化;在大医院和社区开设营养健康咨询门诊,针对个体进行营养科普咨询和慢性病的营养知识教育,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性疾病;广泛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开展老年人营养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定期推荐适合老年人的价廉物美的食物。由于老年人的文化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营养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和适宜的途径,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2.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药物可致老年人营养不良,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医生,在为老年人治疗疾病时,应避免长期使用某种或多种可影响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的药物;患者在平时也应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饮食,针对某些营养素受药物影响会减少吸收利用,可适当加大富含这类营养素的食物的摄入。抑郁症患者遵医嘱用药,监督老人对药物和非处方保健品的应用,和其照顾者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切忌擅自加大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用药后若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应考虑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可能并及时就医。

结束语:

调查表明,要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预防老年人的一些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当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改进膳食构成是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老年人普遍需要优质蛋白质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和新鲜蔬菜的供给。对于这三组老年人宜少吃淀粉类食物,避免临睡前夜餐。第一组老年人还宜增加日常生活自理的锻炼;第二组老年人节制饮酒;第三组老年人应多吃含铁食物和优质蛋白质性食物。以上只是根据各组老年人总的倾向提出改善膳食结构的意见,每位老年人都还应当根据各人的特点,合理地安排膳食营养。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05.

[2]刘弘,郭红卫,高围溦,等.上海市老年人营养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7(18)11:536-538.

[3]严晓霞.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6,14(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