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患者的内科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肥胖症患者的内科治疗

李婧婧

李婧婧(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集团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000)

【中图分类号】R5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07-02

肥胖系人体脂肪积聚过多所致,当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热量,并以脂肪形式储存体内。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24,称为肥胖症。无明显病因者称单纯性肥胖,具有明显病因者称继发性肥胖。

1病因与发病机制

1.1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父母亲都肥胖者,其子女60%~70%为肥胖,父或母肥胖者,其子女40%~50%肥胖,皆明显高于无家族肥胖史者。

(2)生活及饮食习惯:肥胖者进食较快,据报道快速进餐时涎液分泌比慢进餐时要多,食量大且喜吃甜食或加零食者,肥胖发病率高。

1.2继发性肥胖症包括:①下丘脑-垂体病。肿瘤、炎症、创伤、肥胖性生殖无能症等。②内分泌异常。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B细胞瘤、性腺功能减退等。③其他。痛性肥胖、药物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④遗传性疾病。如Pickwicki-an综合征等。

1.3药物性肥胖精神病或某些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氯丙嗪、胰岛素或促进蛋白合成制剂,可使患者食欲亢进而导致肥胖,但停药一段时间后则此种肥胖逐渐消失。经产妇、绝经期后或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后,引起肥胖提示雌激素与脂肪合成代谢有关。

2治疗

2.1饮食治疗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持之以恒、长期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彻底纠正能量高代谢状况,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1)限制总能量:能量限制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0.5~1.0kg为宜,即每天减少0.53~1.05MJ(125~250kcal)能量来确定每天三餐的标准。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体重0.5~1.0kg,每天减少能量2.31~4.62M](552~1104kcal),应从严控制。每人每天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4.20MJ(1000kcal),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

(2)蛋白质:肥胖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无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因此对采用低能量饮食中度以上肥胖者,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20%~30%为宜,并选用高生物效价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3)限制脂肪:限制糖类供给,过多摄入脂肪可引起酮症,限制饮食能量供给时,必须限制饮食脂肪供给量,尤其需限制动物脂肪。因在肥胖时脂肪沉积在皮下组织和内脏器官过多时,常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并发症。此外,饮食脂肪高易饱腻,使食欲下降。为使饮食含能量较低而又耐饿性较强,对肥胖者饮食脂肪应控制在总能量25%~30%。

(4)限制糖类:糖类饱腹感低,可增加食欲;中度以上肥胖者有食欲亢进,低能量饮食中糖类比值仍按正常或高于正常要求给予,则患者难以接受。此外,为防止酮症和出现负氮平衡,糖类供给应控制在占总能量40%~55%为宜。糖类在体内能转变为脂肪,尤其是肥胖者摄入单糖后,更容易以脂肪的形式沉积。因此,对含单糖食品,如蔗糖、麦芽糖、果糖、蜜饯及甜点心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纤维可不加限制,凡食物纤维多的食物可适当多用,每人每天饮食中粗纤维供给量不低于6g为宜。

2.2运动疗法主要作用:①可增加基础代谢、食物生热效应及能量消耗;②可降低血清胰岛素及三酰甘油的含量;③对肥胖者食欲不但不增加,有时反而减少;单纯节食可导致肌肉的丢失,而运动主要是脂肪消耗,肌肉丢失则不明显;④可减少减肥时所出现的肌肉酸痛;⑤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可增强胃肠蠕动,减少失眠、可调节大脑皮质活动,使精神饱满。但运动必须配合饮食控制,因为运动所消耗的热量不多,每次可消耗热量1.26~2.52kJ(300~600kcal),降低血中脂肪。

2.3运动方式开始运动时,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尚不能适应,可引起心慌、气短,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应从简到繁,待逐步适应体力活动后,则可减轻体重,促进体脂消耗,改善循环系统功能,宜尽量选择中强度的肌力锻炼和较长时间的耐力训练。根据实际观察,一般中等强度的运动心跳次数应为110~130/min,低强度为85~105/min。患者开始锻炼初期,应由低强度逐步过渡到中等强度为宜。年老体弱,合并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一般以低强度的运动量为宜。要求在锻炼中要进行自我监护,当遇有不良反应,要减少运动量甚至立即停止运动。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前列腺体积与肥胖及血糖的相关性调查[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7,7(27):6704-6705.

[2]龙建军,赵爱婷,骆秉铨,等.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与微循环障碍关系的研究.中国微循环,2001,(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