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之我见

林鹏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面临极为广阔的前景。然而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前言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同时伴随的一些问题亦如显得越来越为突出。尤其是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进,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为复杂。建筑行业是我国十分热门的行业,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建筑企业工程的管理水平决定企业的发展,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存亡。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良好的管理水平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任何是场竞争力可言,必定会被市场所淘汰。只有采取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企业长久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定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管理的一种模式,它通过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深入分析,了解工程项目施工流程的内在逻辑和联系,结合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将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规划、组织建设、制度建立、协调控制、监督管理、评估考核,在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建筑业的规模非常大,在总量上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中下游,建筑工程管理具体环节有待加强,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着管理意识薄弱、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等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2.1法制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工程建筑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仅仅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中标等方面做出方向性的指导意见,而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环节和流程没有明确的实施准则和细则,更缺乏与国际社会相接轨的准则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指导,一方面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混乱不堪、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形象,对于建筑企业承包海外项目、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十分不利。

2.2管理层意识薄弱

从我国建筑行业来看,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大多数建筑单位管理层和决策层不太重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管理意识非常单薄,往往是通过强制性指令来实现对团队的管理,一味地重视对施工技术的研发而对于团队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片面地认为建筑工程项目只需要解决技术难关就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对工程管理的认识不足。

2.3管理人才不足

归根到底,企业的最终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情况下,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部分属于素质较低的底层大众,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原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而从事建筑行业的民工,他们对建筑工程项目基本技术的掌握尚不全面,对于项目管理的具体操作和流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国际项目管理模式更是陌生,建筑行业中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非常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科学化、高效化、国际化进程。

2.4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目标的达成需要严格控制企业战略的执行,建筑工程管理也不例外。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建筑企业不能顺利地完成施工计划往往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在实际执行中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的投招标工作、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建筑工程监理方面,最终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导致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下滑。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立项、工程设计、招投标、项目执行、竣工查收等各个环节和方面均应发布相应的实施细则加以指导,实现建筑单位规范化作业。同时,为了实现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主流接轨,一方面应深入研究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针对国内外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执行标准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和法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法律体系,推动我国建筑业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扫清法律障碍;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外国法律和涉外经济法律方面的指导,避免由于缺乏对投资当地法律知识的了解而导致工程项目投资失败,推动我国建筑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建筑事业。

3.2注重管理人才储备

鉴于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员招募工作,积极寻找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吸引外部优质人才到本行业;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定期举行建筑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学习班,同时需要补充并更新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储备,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合同来锁定优质人才,实现教育与产出的衔接,为企业储备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提高工程管理观念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发作用。要发挥工程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巨大作用,企业管理层需要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管理对于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企业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建筑工程管理研讨会,分析当前经济大环境和建筑行业的形势,阐述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的先进性,向企业员工灌输建筑工程管理念,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当对企业组织进行相应的改变,设立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组织机构,并由同时具有建筑工程知识技术、企业项目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等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担任负责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地位,将工程管理落到实处。

3.4加强管理执行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投招标工作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投招标机制,严格审查标价,实现投招标的规范化、科学化;其次,加强对合同签订和履行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签订合同,持续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实现对建筑合同的全程化管理;第三,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制度,创造无安全隐患的施工场所,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文明施工;最后,加强对工程监理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工程监理机制,科学设置监理岗位,合理安排监理人员,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从制度设计和人员安排上将工程监理落到实处,同时定期对施工场所安全、工程进度、施工人员行为规范、工程验收等方面进行评估考核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及时发现工程建造各个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因工期延误、安全事故等给建筑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建筑单位也需要加强对监理机构及人员行为规范的监督,完善监理体系,规范运行机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行业长期持续的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才可更大程度的提高工程质量,使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效益是工程最关注的内容之一,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管理需要有针对性,针对不通的问题进行管理才更有效。管理需要有创新性,创新才能有改变,才可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的长足进步。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要有目标、有方法,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实施,为建筑施工业的辉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