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发散思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高腾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湖北省武汉市430062

摘要:随着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呈现动力不足现象,更多的学科要求创新性的发展。这就让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土木工程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同样需要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措施优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引导下更好地探究学习方式和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散思维;培养措施

前言:建筑行业一直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行业,其关乎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尤其在社会更为深入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建筑行业人才的需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其更加需要现代化和工业化等全方位人才,而现代化和工业化人才培养的摇篮莫过于学校。但是,新时代的发展绝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具有夯实的基础,其还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寻找更为有效的建设发展措施。这就让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显得极为重要,其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根基。

一、土木工程介绍

土木工程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诸如材料、设备、勘测、设计、保养、维护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融合了很多工程设施,建造在地上、地下、陆地、水中,以及与人们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相关的工程设施都囊括在土木工程之中。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房屋、隧道、桥梁、管道、铁路等等工程也都与土木工程相关。由此可见,我们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土木工程的作用,其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

因为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广阔性,决定了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难以通过一种科目的开展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也正是因为其所涉及领域的广阔性,让诸如理论力学、房屋结构、建筑材料、流体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等等学科内容都成为教学的关键。只有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跳跃性,让学生的学识跨度更大,才能够让学生在本学科领域中得以更好地发展。

二、发散思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重要性

发散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或者“放射思维”,其主要指的是以一个目标做为出发点,通过多种途径、方法的探索,生成更多的答案,从而让目标得以更好完成。曾有心理学家研究,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员,其所具有的创造力更强,更容易激发其自身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让土木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单纯沿用传统的建设施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发散思维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推动土木工程的进步和发展,推动其技术的更新和革新。比如,近现代土木工程发展中,材料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土木工程建设更多的是以石头、木材、水泥为主,但是当前的土木工程建设则更多应用的是新的,更加环保的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新型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便是发散思维应用的重要结果之一。

同时,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对施工技术和进度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时代为快节奏时代,传统的施工方式不仅在时间把控上难以达到高效的目的,而且技术的应用也难以跟进当前不断发展的高难度施工要求。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结构安装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桥梁结构施工技术等等,都融合了重要的环保理念,融合了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都让土木工程施工的速度得以提升,让其在工程质量上予以不断强化。而这也都是发散思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结晶。

三、土木工程人才发散思维培养措施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并让人才的发散思维得以提升,则成为工作重点。探究更好的人才发散思维培养措施也成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

1.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首先,教师在多学科授课过程中,可以融合相应的案例,将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问题引入其中,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联想,感受生活细节,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对答案予以更多角度的探索。比如,土木工程调配线规划原理中对于电学知识、数学知识都会涉及到诸多应用,教师在此方面引导过程中,便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线路研究入手,探究电力的承载能力,并依据生活实践,探索调配线规划方式。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与实践的开展融合起来,在此方面则离不开多样化实验的应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材料进行实验,从而让学生从实验开展中获得启发,拓展其思维广度和深度。

2.设计发散性题目

土木工程课堂教学的开展往往会融合题目的练习和演练,通过题目的解答让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更强,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得以扩充。这时候,教师可以就题目的解答与应用“作文章”,通过发散性题目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提升。

首先,教所进行的题目设计需要融合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在进行题目解答过程中可以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产生一定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能够从题目解答中窥探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进行混凝土与楼面模板计算教学过程中,则可以依照常规方式给出计算方式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还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将很多附加条件融入其中,包括屋面找平方法、防水工程做法等等,通过非条件性的设置让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一道题目进行改变和创新,让学生通过一道题目能够学习到一类题目的知识点,也为学生的思考通过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题目获得相应锻炼能力。

3.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土木工程教学的开展,单纯依照理论知识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但是其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拓展,还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过程的夯实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予以深化,让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能力,发散自我思维。

首先,实验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实验教学的开展,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知识学习,达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要推动学生进入岗位实践,通过岗位实习,或者岗位参与的形式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予以更好应用。第三,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带给学生定期、定向的实践机会,同时做好学生实践的后续跟进,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予以更好发展。

结语:

发散思维在土木工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是该行业创新的基础,是该行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只有不断对土木工程人才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拓展,才能够让其在土木工程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更大的价值,才能够推动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向新高度攀升。

参考文献:

[1]孙龙漫.工程案例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06):114-115.

[2]邹勋.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287.

[3]吴素霞.在中职土木工程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7):173-174.

[4]张萍,闫宇,李苗,刘翰然,贾杰.3D打印机在高校土木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6,(15):229-230.

[5]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0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