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途径

许志梅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四小学校132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感知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并进行详细的剖析,作深层次的欣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一、感知体会,是培养欣赏能力的重要步骤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章内含的深层意义,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感知体会,加深理解和掌握。从这个意义上说,感知和体会是培养欣赏能力的重要步骤。明确欣赏对象,集中感知体会。

对一篇作品的感知体会,不必要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目标集中地确定欣赏对象。这要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选择特写镜头:对形象突出之处做渲染性赏析。通过赏析给学生以占据心灵的感受,并以此把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而领会赏析文章的规律。

例如: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写景散文,“温情”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毫疑问应把它确定为欣赏对象,让学生感知体会。怎样突出这个赏析对象呢?我结合课文的内容,把作者对北平、伦敦、热带的感受和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加以对比渲染:“平风大,那是凛冽的寒风,令人发抖打颤;伦敦多雾,那是阴暗潮湿的浓雾,令人感到压抑沉闷。济南的冬天呢?有风而无声,那是徐徐的微风,阳光朗照,灿烂明媚,但又不同于热带毒辣辣的炎热酷暑,它,风和日丽,温暖柔和,除了温晴还有别的词可以概括吗?不多的语言,突出了济南的冬天鲜明的特点,为登堂入室,赏析全文推开了必要的一道大门。

二、形象剖析、吃透内涵、作深层欣赏

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怎样才能领会形象的本质意义,必须对它进行剖析,吃透内涵。

1.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

抽象的分析,带给学生的枯燥,乏味;分析形象,老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启发诱导,这样学生有切身体会,容易理解,也容易揭示本质意义,达到由现象到本质的欣赏目的。

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写济地周围的小山像一个小摇篮,怎样使学生欣赏到这个比喻的妙用呢?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你有过摇篮生活吗?你见过摇篮吗?婴儿在摇篮的生活是怎样的,你能想象得到吗?请你向同学们做一个介绍”。一言即出,绝大部分学生举起手来,谈得生动、细致,感受也很实际。“摇篮也叫摇车,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里面铺盖着新被新褥,放有玩具,轻轻一触它就慢慢地摇晃起来,婴儿在里面甜甜入睡,旁边有慈母的照料关怀。生活在摇篮里是温暖的、幸福的、舒适的。“它的妙用何在呢?”有一个学生谈到?“它形象地展示了小山的形状特点,精巧准确地表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小山环抱的济南就好像甜睡在摇篮之中的婴儿,作者用这个比喻抒发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教学实践给我的启示是:把作品形象还原于生活,给学生以现实的思考空间,才能更好地赏析文章的精华的部分。

2.唤起联想,巧用比较。

写进作品的材料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才选用的,景物、人物、情节、语言等联系紧密,相辅相承,对突出中心或主题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分析比较,虽然也能交代清楚各项内容,学生也能接受、理解,但是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很多,足以能由此及彼让学生联想和比较,在思维的横向扩展与纵向深入中领悟精髓所在。教师为什么不加以应用呢?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联想、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另外联想还可以起到由此及彼、以小见大、触类旁通的作用。

例如张洁的《挖荠菜》一文,围绕着荠菜,两代人的态度、看法出现了分歧:一方感到亲切,怀着特殊的感情;另一方感到陌生,疏远、冷淡迁就。为何致此,因为两代人的生活经历,认识角度不同。荠菜事小,但它使我们联想到互作、生活,学习上老年人与青年人的不通融,甚至产生矛盾,形成“代沟”的社会现象。经过分析,觉得这种隔膜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不是本质性的对立而是现象性的一点距离,双方抱着理解的态度互相交流,沟通是会携手并肩,和睦相处的,并能架起心与心的无阻桥梁。课堂教学随着联想而延伸,文学欣赏的思想意义与社会价值更加鲜明显现。

三、精彩片段重讲、为学生创设进取的高标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欣赏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一篇文章总是由浅入深的,有的重点段落难度较大,学生谈只能是支言片语,不成系统。从欣赏的角度看可能会破坏课堂的气氛,支解课文的和谐意境,分散或停滞错乱学生的惯性思路,而且使课堂节奏滞涩、拖沓,给人一种难忍难熬的感觉,此时此刻,我觉得教师应该从课堂的整体设计出发,发挥主导作用,亲自驾驭这些内容,用与课堂气氛、教材意境相协调的语言、动作、表情处理,推动或保持课堂节奏进入高潮,给学生一个更高的进取目标。

总之,欣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很多。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开发潜力,配合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知识输入学生的智力库存,并转化为实际能力,是最根本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平聂坤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J].课外语文,2016,(07)。

[2]张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