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连续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李朝银

李朝银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830023)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无严重并发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继续进行连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正确服药、自我监测、按时复诊、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提高。血压控制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延缓靶器官受损。

【关键词】连续性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9-0035-02

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为主的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约有2.3亿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年造成近300万人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死因首位[1]。现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27.2%[2],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高血压,有效降低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内一科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应用护理程序和社区干预实施连续性系统健康教育半年,提高了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及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6月在内一科科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2岁。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58岁,平均年龄4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健康教育方法: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①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测量血压。②评估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确定所需教育的层次。③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降低体重、降低血脂,控制血压的教育目标,并指导方法实施教育计划。④每周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价,根据效果及时修正教育计划,达到患者知、信、行的效果。对照组出院后不再进行追踪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出院后继续给与追踪连续性健康教育。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的执行由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组共同进行负责。以保证健康教育连续性。患者出院后,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由住院期间负责该患者责任护士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对研究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教育。责任护士继续做好电话随访每两周一次,和家属充分沟通,了解患者遵医情况,叮嘱患者每半月门诊复查,并记录在案。对于超过一月未及时门诊复查病人,电话督促。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继续给与健康教育,每月一次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测血压,健康咨询,发放健康处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定期上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形式加强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知识的认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与针对性指导。发动患者家属的支持作用,以对高血压病患者共同进行管理。

3.调查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六个月后进行问卷式调查,采取电话问卷、复诊问卷、社区问卷的方式。问卷内容包括按时复诊、饮食控制、按时服药、坚持运动、血压控制情况等。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

4.数据处理: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共调查患者8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2组患者通过常规健康教育和连续性健康教育后治疗依从性

情况比较

注:a以自身干预后比较,p<0.01;b以自身干预后比较p<0.05。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中,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不再是单纯地控制血压的水平,更要防治并发症,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通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来综合控制。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医务人员的指导及督促能够及时的从饮食、锻炼、服药等方面,进行正规的治疗。出院后由于住院期间血压控制较好。患者极易将以养成的遵医行为放弃,导致综合性的治疗中断。连续性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它可调动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高血压病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促使患者和家属掌握更多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更积极主动防治疾病。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高血压防控重在行动[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1-2.

[2]顾东风Jiang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