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运输安全的风险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石油运输安全的风险与防范

刘庆新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长庆运输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物质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尤其是石油在所有能源物质中的消耗比重己愈20%。众所周知,石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若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发生了泄漏或扩散,遇到明火则会立即发生大面积爆炸。如爆炸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则更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文首先对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分析,详细探讨了应对石油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旨在保证我国的石油运输安全。

关键词:石油运输安全;风险;措施

随着油田市场的逐步开放,生产企业、商品企业的结构调整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货源保证,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之间,将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现代社会稳定的物流支持保证体系,为物资流通的安全、快捷、高效提供了保障,减少了物流的成本,提高了服务的质量,降低了经营的风险,在合作过程中达到了共生促进双赢的局面。但是如何处理好运输、效益和安全的有机结合,是运输发展战略的重要新环节,我们一定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偏颇。由于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运输途中的安全成了威肋、企业存亡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笔者结合运输的途径、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降低运输安全隐患的对策。

1石油运输过程存在的安全漏洞

1.1体制落后

石油企业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还没有完全转到市场经济上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2工作人员和运输单位的安全意识薄弱

通过对事故报告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工作人员的疏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如果驾驶人员,装、卸载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运输过程中不按照标准化操作,或审查不严格等,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石油运输工具的口常维护工作疏忽

若对石油运输的交通工具不按照规定进行年检和维护,对配件不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换,在长期的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的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从而也会导致事故发生。

1.4石油运输线路的监管漏洞

石油运输通常都是在交通不拥堵的时间段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都是远距离的运输,这本身就对运输过程的监管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而且在我国的运输体系中超载混载的问题普遍存在,所以监管不力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1.5过长的石油运输过程

另外由于石油从业单位的选址不当,运输路线一般较长。一则长距离的运输容易发生运输设备故障;再者,驾驶人员容易疲劳懈怠;另外,长距离运输也容易发生各种交通事故,无形中就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应对石油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为了保证石油汽车运输的安全,企业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足够的人、财、物去搞安全管理的建设。

2.1转变思想

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彻底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的束缚。首先要从思想上有一个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完全树立币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思想,要以安全、载质、高效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企业的信誉。让员工们深入到企业发展规划中来,摆脱原始的那种散漫、自由的工作作风,让其适应大都市发展的快速步伐。

2.2对运输车辆采用GPS监控

利用公司GPS监控系统,通过GPS全天候不间断地实时监控,杜绝疲劳驾驶的行为;遏制驾驶员的超速行驶;利用GPS监控数据,对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不断发现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利用语音提示功能不断提醒驾驶员做好安全工作;根据监测到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2.3逐步完善石油运输安全管理设施

(1)加强与完善相关安全配套政策。石油运输企业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身的运输方式结构,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逐步实现一条龙服务,集装箱运输服务,长途客运服务,运输方式要朝大、精、优、小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品种的运输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2)提高运输人员的素质。石油物流运输是涉及包装、运输、仓储、管理、机械、电子、商务等诸方面的科学体系,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很缺乏。所以只有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养和贮备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技术和积累管理经验,才能使企业在物流业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制定培训需求,建立全员培训计划表。管理人员首先应熟悉业务范围内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知识,以及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岗位员工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清楚自身的职责。

(3)加强驾驶员的综介能力评价,保证重点人员受控。从我国大量交通事故统计可以看出,因为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比例较大。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每季进行一次驾驶员能力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驾驶员分为A,B,C类,有针对性地选派驾驶员执行任务,凡是A类驾驶员不安排风险大的运输任务;不安排长途运输任务;不安排抢险运输任务,并且利用GPS对这类驾驶员进行重点监控。同时落实A类驾驶员的教育培训措施。

2.4加强运输工具的升级和维护

做好运输工具的升级和维护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按照规定对运输车辆进行年检,对有问题的配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降低危险的发生概率;对运输油箱进行检漏,防比石油在运输过程发生泄漏;要经常检查运输工具内是否存在火灾隐患,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5发挥HSE监督站的职能作用

一是要发挥监督对生产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的职责,确保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减少“三违”现象的发生。二是在生产现场监督员工严格执行规定动作,杜绝自选动作,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小断收集生产现场有关安全生产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部门,为安全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及时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石油运输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而临着诸多风险的考验,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强风险研究,尽快建立健全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利用数理统计、信息技术等方法和手段,通过选取、定期计算一些能够反映石油运输行业特点的财务指标,及时分析、评估各类风险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找出企业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预案,以有效降低风险损失,确保企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高鹏.石油运输安全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石油企业,2009,No.28804:98-99.

[2]冯俊节.中国和平发展中的石油安全及对策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浦金斌.我国石油运输企业风险及对策分析[J].交通财会,2007,No.2441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