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预防性维修管理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核电厂预防性维修管理运行

洪金英张敬周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300

摘要:结合核安全法规要求与核电厂维修管理实践,建立了一种基于设备设计功能分组的核电厂预防性维修(简称预维)大纲管理方式。主要包括预维大纲编写、预维大纲项目分组、虚拟设备编码、虚拟设备预维大纲编写、预维模板单创建、预维大纲项目替代、预维大纲项目规划和预维执行等环节。

关键词:核电厂;预防性维修大纲管理;功能组;虚拟设备

引言

核电厂系统众多、工艺复杂,根据HAF103及HAD103/08相关要求,为保证所有安全重要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能按要求执行其功能,须制定和执行预防性维修任务。

1现状

就预维大纲管理,国内核电厂通常采用如下方式:一个PMP项目发一个PM工单,每个PM工单开一张工作票、编写一份完工报告。此方式导致工单、工作票、完工报告数量多,电厂维修、运行、计划等部门工作量大,该问题在PM工作集中的机组停堆大修(Outage简称OT)期间尤为突出;一个PMP项目发一个PM工单,多个PM工单分为一组,选取一个作为父工单,父工单开一张工作票,每个PM工单编写一份完工报告。此方式减少了工作票数量,但仍存在工单和完工报告数量多问题;一个PMP项目包含多台设备,相关设备编码在PMP项目中以文本形式描述。此方式可减少PMP数量,但不能通过设备编码便捷、批量查询到设备对应的PMP及PM工作历史,无法满足电厂以设备编码为基点进行PMP条目化、电子化管理的要求。

2名词定义

2.1关键设备

指对电站的核安全和机组发电具有关键作用的设备。

2.2重要设备

指对电站的核安全和机组发电具有重要作用,或通过维修可以避免重大设备损失、降低成本的设备。

2.3预防性维修针对系统、设备和构筑物开展的防止和缓解性能劣化或故障,或对设备的性能与状态进行监测、检查及跟踪,以保持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维修活动。简称预维。

2.4预防性维修大纲

核电厂预防性维修的指导和要求,规定了核电厂关键和重要的构筑物、系统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项目、内容和周期,同时阐明编写的依据和理由。简称预维大纲。

2.5预防性维修优化

基于执行预防性维修的反馈、内外部运行经验反馈以及新维修技术应用等,对预防性维修大纲的任务内容和频度,以及预防性维修模板进行持续优化。

2.6维修策略

针对某一具体的设备,确定适当的预防性维修方式。

2.7状态维修

以探测到的设备状态为依据,在即将出现故障前,安排设备翻新或更换。

2.8周期性维修

按照预定时间间隔安排设备翻新或更换。

2.9预防性维修模板

对某一类设备,按照关键度分级和工作环境、工作频度,分别提供预防性维修工作的项目(包括监督监测、定期任务、故障排查)、时间等建议,是开发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基础文件。简称预维模板。

2.10预防性维修任务

针对具体设备的预防性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维修内容和执行周期。简称预维任务。

2.11宽限期

针对某项周期性维修任务,以其执行周期的25%作为宽限期,只要该项任务能够在宽限期内完成,则被认为是有效执行的。

2.12维修后试验

指单体设备进行维修后,为了验证设备维修的质量以及维修后是否能满足系统功能要求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技术状态检查、参数核对和性能证实活动。

2.13修前状态

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操作、调整前或状态监测时设备所呈现的状态,包括设备的外观、泄漏情况、内外部锈蚀、内外部尺寸、内部状态情况等。

2.14修后状态

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操作、调整后所测到的设备状态。

2.15预防性维修数据库

指在生产管理系统中用于管理预防性维修、在役检查、定期试验、化学监督、防腐等项目及其实施计划安排的模块。简称预维数据库。

3管理规定

电厂必须编制预维大纲,并持续优化;预维任务必须依照生效的预维大纲开展。涉及计划安排,项目开工前准备、实施全过程控制等。

3.1确定维修策略

(1)维修策略应基于设备的重要性(分级)、设备类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维修实施反馈及内外部经验等信息制定。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必须采取积极的维修策略即预维方式来及时探测和缓解设备的老化/降级现象,避免非预期故障。

(2)预防性维修分为2类,特点:①周期性维修。此类维修方式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发生过度维修的可能性较大,但是方便预维计划控制,设备失修的风险较小;②状态维修。相对来说采用该维修策略更科学合理,但是存在设备失修的风险,因此必须仔细分析设备的故障模式和监测手段,确认不会有周期性的故障模式导致必须定期全面维修,确认有足够多的手段来监测设备的状态和发现故障征兆。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性能监测、趋势分析和监督工作。

(3)根据国际国内的实践,在设备投产初期,电厂缺乏设备运行经验,对设备状态了解不足,预维方式应以周期性维修为主,随着设备可靠性工作的开展和基础数据的积累,可逐步将部分周期性维修过渡到状态维修。

(4)不排除关键或重要设备因为如下原因,而不用或不能安排预维活动:预期在机组寿期内不会发生故障。没有任何合适的方法来探测或缓解其老化/降级现象。

3.2预维大纲管理

电厂对采用预维的设备开展具体分析,针对其工作环境和可能的故障模式,以及探测和缓解这些故障模式的方法,来确定合适的预维任务,形成纲领性文件即预维大纲,用以指导电厂的预维工作。

(1)预维大纲内容

预维大纲关键信息为:预维项目、工作内容及执行周期。预维大纲关键信息内容修改必须通过大纲优化完成,其他内容修改不属于大纲控制范围。预维大纲中一般不包括其他大纲任务,如在役检查大纲、金属监督大纲、自主检查大纲、防腐大纲、定期试验大纲、化学控制手册中规定的定期任务,但是在这些大纲之外,为保持设备可靠性而需要额外开展的定期试验、检查、取样分析等任务必须落实在大纲中。

(2)预维大纲编制要求

预维大纲按照各机组的系统或设备类型进行编制。如有预维模板,则可以参考预维模板编制预维大纲,否则通过具体分析编制预维大纲。根据设备结构、部件材料、工作环境等基本信息,分析设备和部件的故障模式,针对各故障模式制定有效的预维任务。优先考虑开发状态监测任务,其次考虑开发周期性期维修任务。合理安排预维内容和周期,并非越多的预维内容和越短的执行周期就越好。涉及核安全相关的,如满足核安全局的管理要求、技术规格书要求等,需由电厂核安全部门审查和会签。预维大纲升版周期为5a。

(3)预维大纲优化

持续优化预维大纲是保持和提高设备可靠性、优化维修工作的重要手段,电厂必须根据法规变化、维修工艺提高、设备运行状态、维修工作反馈、经验反馈等及时评估和优化预维大纲。优化预维大纲时,要考虑受影响的下游文件,如标准工作包、维修后试验、维修规程等文件的建立和优化。当预维大纲生效时,要确保受影响的文件已经完成评估,必要时进行更新。鼓励电厂工作人员提出预维大纲优化建议,设备工程师进行评估,若必要则在2个月内完成预维大纲优化。预维大纲优化的审批流程同编制流程。

结语

充分综合核电厂运行、维修、计划、技术等部门需求,在遵守核安全法规和电站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建立以设备编码为基点、以功能分组规划为重点的核电厂PMP管理流程,可有效解决PM工单多、工作票多、完工报告多等问题,提升PM工作准备和执行效率;同时,配合相应软件平台,可实现PMP的电子化管理,设备、PMP、PM工单间的便捷、批量互查和跟踪,有利助推核电厂设备管理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启波,程超.我国核电群堆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J].中国总会计师,2006,37(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