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及供热管网节电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及供热管网节电技术探讨

孙晓利

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摘要:近年来,在供暖锅炉节能减排的技术方面,业内人士增大了科研力度,己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成效。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供暖实际情况需求不同,所以,还必须要对供暖节能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集中供热系统的供热管网节能技术作出简要阐述。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节能技术

1、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方法

供热节能主要通过减少供热量、热量分配均衡来实现。

1.1减少供热量

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变化,热网热负荷也在不断变化,供热量最小值就是为满足采暖建筑的国家采暖标准要求时所供的热量,也就是说,总供热恰好与基本的总需求相等,供热量小于需求量说明供热不达标,供热量大于需求量,说明用户散热加大,造成热能浪费。因此,在供热运行时,需要适时地调节热网,从而使得供求热量相等,并且始终维持在最小值。

1.2热量分配应均衡

为了避免因热网的水力失衡、造成冷热不均现象发生,在热量分配上,应尽量使每个热用户室温均衡。这样调整后使得冷的用户室温达标了,热的用户室温超标也减轻了,从而减少了热能的浪费。热网节能前的基础就是热网的平衡,并且供热调节的前提条件就是热网的平衡。不同的供热调节方式,需要不同的热网平衡技术。

2、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实用设备

热网平衡设备的功能主要是利用流量输配基本规律安全实现流量按需分配,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设备: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压差阀、均流阀、温控阀。

2.1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分自动和手动两部分,自动部分由自动阀瓣、弹簧和膜片组成,手动部分由手动阀瓣、刻度尺组成,二者由一个公共的腔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手动部分两边的压差通过导压管作用在膜片的两侧,手动部分设定流量大小,自动部分保持手动部分两边的压差不变,从而保持设定的流量不变。

2.2压差阀

稳定被控阻力件的压差,使回路之间相互独立。被控阻力件两边的压差通过导压管作用在膜片的两侧,当被控阻力件两边的压差增大时,膜片克服弹簧的弹力带动自动阀瓣关小自动阀口,减小流量,从而降低被控阻力件两边的压差;反之,增大被控阻力件两边的压差,这样,就保证了被控阻力件的压差始终不变。

2.3均流阀

可调孔板上有几个大小不同的标准孔,在同样的压差下,每个孔通过不同的流量,它与流量阀或压差阀连用,效果最佳。

2.4温控阀

当室内温度高于给定的温度值时,感温元件热膨胀增大,克服弹簧弹力,带动自动阀瓣,关小阀口,减小进入散热器的流量,散热器的散热量自动减小,室温随之下降;反之,室温随之升高。

3、供热管网节电技术

(一)采暖热指标合理选定是节电的基础

采暖热指标是城镇供热规划设计与建筑供热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评价和控制指标,是确定集中供热系统热源规模的主要依据,一般多用面积热指标表示,即单位时间内对单位建筑面积的供热量。热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益,如热指标偏大,会使设备和管网的容量偏大,增大了建设投资,增加了运行成本,从而降低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如热指标偏小,将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达不到供热效果,影响社会效益。

在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中,热指标又是各种量化控制的基础。当热指标偏大时,设备的运行处于低负荷比的状态,热效率和管网输送效率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供热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特别对于蒸汽供热管网能源利用效率更低,不利于节能。因此对于已有的集中供热系统,合理确定其采暖热指标可充分挖掘已有设备和管网的供热能力,在不增加热源和扩建管网的基础上,达到扩大供热面积的效果。

(二)热力站循环水泵正确的选型和安装是节电的当务之急

在水泵的选型与安装上,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许多时候不依照水力计算,而是死套所谓的“规定”,并层层加码或参照别人的设计、以前的设计,甚至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确定泵的型号。因此,在水泵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电能浪费。主要问题有:

1、泵扬程偏高、与实际需要相差太大循环水泵扬程过高既造成了电能浪费,有时还使泵在超流量工况下工作,使电机过载,不得不在关小水泵出口阀门的状况下工作,进一步造成了电能的浪费,可以使电耗超过实际需要的三倍以上。如某一种水泵流量为100m3/h,当扬程H=12.5m时,水泵功率N=5.5kW;扬程H=20m时,N=11kW;扬程H=32m时,N=15kW;扬程H=42m时,N=22kW。造成水泵扬程偏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

(1)错误地把楼房高度加在循环水泵的扬程中

这是错误认识造成的。一些人错误地把采暖系统的楼房高度,作为选择循环水泵扬程的依据。他们把循环水泵的作用和补水定压泵的作用混到了一起,不知道循环水泵的扬程只是用来克服采暖系统的循环阻力,而补水定压泵的扬程是维持采暖系统所需静水压强。循环水泵的扬程不应负担楼房的高度。那些把热力站的循环水泵扬程定为32m甚至40m的就是这种情况。

(2)设计人员的保守心理和习惯的后果

这是设计人员不良的设计习惯造成。一般的设计人员都存在着保守的心理,认为所选的设备各方面的参数大一些总比小了好,这样不会出问题。而很少去考虑怎样做才能更经济、更实用,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怎样做才能使这方面的技术更进步、更先进。而且有的人一直“墨守成规”,或不加思索、不加研究和鉴别地去参考别人的设计,或随着大多数状况走,这样可不动脑,可少犯错误。这样在选择设备时就会死搬规程,或层层加码,最后再乘以一个安全系数,使所选水泵的扬程超过实际很多。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而且往往给运行带来很大困难。若不关小出口阀门,电机就会超载,同时关小的阀门又增加了系统的阻力。

(三)热力站内合理照明灯具的设计、选型

我国照明用电量已占发电量的10%左右,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如何科学、合理地节约用电,是每个电气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照明节能没计应遵循的原则,按照国家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我国目前的照明节能潜力很大,一般节能方案均能达到节约20%~30%,即使按保守数据20%计算,全国节约的电能价值很可观。照明节能不等于降低对视觉作业的要求或降低照明质量,也不能为节能而盲目增加投资,应把握“满足功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保证不降低工作场所的视觉要求的前提下,照度水平标准应与国际标准接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照明质量评价指标,在保证照度标准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照明系统中的能量损失,最有效地利用电能。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维护方便,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照明环境质量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从国家实施节能的长远发展战略角度出发,集中供热系统节电措施的应用前景良好,我们应当在在设计过程当中抓住系统的关键环节,尽量将供热系统设计的更加节能。虽然近些年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供热系统节能设计中仍需不断开展节能方案研究,不断探索新技术,使新节能方案发挥更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平.董海荣.王怡.关于采暖居住建筑耗热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期刊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4)

[2]王魁吉.供热系统全方位节电节能技术.《区域供热》2005(1)

[3]张之光.变频器在换热站中的节能应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