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趣味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浅谈英语趣味教学

袁晓霞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的知识。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英语学习的直接感受,有兴趣就爱学,没有兴趣就厌学,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由被动变主动,乏味变生动呢?下面我就在初一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经历谈一下我的点滴尝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兴趣

初一新生稚气未脱,对英语有种好奇心理。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具有双重心态。一方面渴望能像模像样地讲几句,另一方面又怕出错羞于开口。所以,作为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上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语意,然后模仿操练,允许他们犯错,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这样既消除了他们的紧张心理,又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乐、好玩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要,从而促进了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面的转化。

为了让学生能自然地感受新知识,理解掌握新内容,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简笔画……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备课,上课所需的直观教具,我都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还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帮助画些教学图片。这些教具都出自学生之手,操练时他们倍感亲切,既增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如在教Therebe句型时,我在课堂上准备了牛奶、香蕉、苹果、面包和篮子,学生看着香甜的苹果,心领神会,读的声音非常响亮。嗅觉、味觉、听觉一起参与感知,很快就记住了句型。这样一来,消除了他们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当堂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巧设情景,发展兴趣

英语语言具有丰富的幽默感和比喻,单纯靠讲解是不够的,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都是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好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就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一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影响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的因素更是多种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景、创设语境、吸引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熟练地使用课堂用语,运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一切学习行为都是刺激反应和强化的过程,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刺激,学生得到不断的刺激就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形成能力。

每周一歌。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指出:学习环境的沉闷,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压力。音乐背景无意识地暗示了学习是容易和愉快的,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也调节了课堂气氛。通常我会在每节课前播放一首英文歌曲,反复播放一周,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减轻学习疲劳,减少心理压力,并能让学生思维集中,较快地投入课堂学习。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会了一种将英语运用于实际的本领,培养了听力水平和语感。

每日提问。每节课安排前五分钟进行值日生报告,由值日生自由选择话题,可以是一则故事,一小段演讲,也可以是和其他同学配合的对话或表演。结束后,值日生还必须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由于值日次数有限,所以每个值日生都特别注意值日的质量,不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得到我的赞赏,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坚定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课堂回答和表演。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情感和教学是相通的,英语表演就是从心理学的这一原理出发,抓住学生好说、好动、记忆力和模仿力强的特点,用种种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每次新课前我都安排几组学生表演旧课内容,我还注意让好差同学搭配表演,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感到读、背课文是一种负担,学生以能表演为荣。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台上台下感情交融,气氛活跃,这就彻底打破了学生学“哑巴英语”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英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在课外活动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学唱英语歌曲,开展单词接龙、猜英语谜语、进行英语会话、演讲、表演、词汇竞赛、办英语小报、开英语晚会等活动,在活动中还给学生讲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语言习惯、礼节和其他趣事,观看一些原版影片。如在圣诞晚会前,我让学生事先寻找有关圣诞有关的歌曲,再加上一些小游戏,一堂ChristmasParty开得有声有色,既锻炼了语用能力,又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兴趣又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乐于学,乐于记,从而收到寓教于乐的功效,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作者单位:姜堰市桥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