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松动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 3

神经松动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郑军凡陈述荣陈昕施少云宋林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康复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和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与常规牵引及低周波治疗效果相比较。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牵引及低频脉冲电治疗,康复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手法,采用疼痛程度计分(VAS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来评定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配合常规牵引及低频脉冲电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松动术;颈椎病;神经根型

Theclinicalstudyofneurodynamicson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

Abstract:purpos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neurodynamicson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withpainanddysfunctioninmovement,comparedwiththeeffectofConventionaltractionandmainfrequencyMethod:atotalof83patientswithCSRwererandomlypidedintothe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byConventionaltractionandmainfrequency.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neurodynamicscombinedwithcervicaltraditionalmassage.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visualanaloguescale(VAS)theoutcomeofclinicalefficacywasevaluated.Results:bothtwogroupsgotgoodtherapeuticeffectinVASandCASCSaftertreatment,andthe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theefficacyofneurodynamicscombinedwithConventionaltractionandmainfrequencyinthetreatmentofCSRpatientsisgood.

Keywords:neurodynamics;cervicalspondylopathy;spondyloticradiculopathy

一、引言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颈椎病一类的综合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目前发病率较高的类型,占颈椎病的65%左右【1】,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受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痛、麻、乏力、皮肤感觉异常、活动受限等症状,当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异常,给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等带来极大痛苦与不便。目前临床上神经根型颈椎病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国外康复治疗技术的引入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神经松动术是根据神经组织的结构及机械性质,对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的肌肉和关节等组织先做详细检查,分析神经对病症的关联性之后,针对特定的神经组织,施以特定方向和特殊力度的伸展和放松手法,来增加神经组织的活动度,并促进血液进入神经组织,从而减轻疼痛及促进组织复原【3】。本文旨在通过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验证及探索这项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合理性及优异性。

二、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016年1月-2016年6月间福州市第二医院符合以下入选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2.2入选标准

参照《实用骨科学》第4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颈痛伴上肢放射性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弱,颈活动受限,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X线、CT、MRI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4]。

2.3排除标准

严重的心、肺、脑疾病者;有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周炎等)、头颈部肿瘤、出血倾向者,骨结核、骨髓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发育性椎管狭窄者;颈椎间盘脱出者,除神经根型外其余各型颈椎病患者;不能坚持完成连续疗程治疗者。

结果符合上述入选标准共83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5例,年龄38.76±6.16岁(21-73岁)。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患病侧别、病程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两组相比经x2检验,P>0.05

两组相比经x2检验,P>0.05

年龄(p=0.946)

性别(p=0.752)

病程(p=0.526)

患侧(p=0.625)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初次评定后,只接受常规牵引及低频脉冲电治疗。康复组在初次评定后,在对照组常规牵引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手法。

3.1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SD-S02型牵引治疗仪进行颈椎枕颌牵引,患者取坐位,患者前倾约13~25°,首次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0%左右,选取间歇模式,每次持续20min,牵引结束后休息5~10min,然后缓慢增加到10kg或以上,1次/d,连续牵引6日后,休息1日,12次为一个疗程[5]。

3.2低频脉冲电治疗:采用日本产的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进行治疗,将3个直径为5cm圆形电极放于患者颈肩部疼痛点处放置,确保电极片与皮肤贴合紧密,逐渐增大刺激强度,刺激强度为200~250Hz,持续时间为30min,每周治疗6次,12次为一个疗程[6]。

3.3神经松动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影象学提示所在神经分布区选用适宜的松动手法,由两位治疗师配合完成,其中一位治疗师给予颈椎病病变节段做牵伸放松手法,另一位治疗师施行以下神经松动术。

3.3.1正中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将患侧肩关节外展至出现症状或局部组织张力增加的位置,治疗师立于患侧,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拇指和其他手指,用另一侧上肢的肘和大腿固定患侧上臂,腕关节背伸并确保肩关节的位置不动;前臂旋前并确保肩关节位置不动;肩关节外旋至出现症状或感觉局部组织张力增加;肘伸直至出现症状;嘱患者颈椎向健侧偏。

3.3.2尺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治疗师一手按肩胛骨下沉固定,另一手抓手指,使指伸(第4-5指为重点)肘伸展,腕背伸前臂旋前。肩外展110o,逐渐屈肘,使患侧手掌面靠近耳朵。

3.3.3桡神经松动术

患者仰卧,治疗师立于患侧并将患者肩置于床沿外,治疗师用大腿将肩胛骨向下肢方向推;治疗师一手放于患侧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将其肘伸直并牵伸;握手腕的手将肩关节内旋,肩外展,腕关节尺偏并掌屈,大拇指内收,颈椎向健侧偏。

以上动作持续10s,然后放松,根据病情可以选择张力手法或滑动手法,每天一次,每次20min,每周治疗6次,12次为一个疗程。

四、观察指标和临床评估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首轮功能评定,一个疗程后由同一医师进行二次评定。评定采用:疼痛程度计分:运用Melzack介绍的视觉类比评分法(visalanaloguescalesVAS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计分【7】,0分代表无疼痛,10分代表主观感觉认为最剧烈的疼痛。

五、统计方法

评定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及x2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六、结果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VAS疼痛计分均有减轻。

七、讨论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由于椎间盘退变而使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及项韧带等变性、增生、钙化。这样形成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发生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的表现【8】。颈椎病患者中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除造成患者颈肩臂疼痛,常使病人的神经功能下降以及功能状态受限【9】。目前临床上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物理因子疗法及神经松动手法临床治疗应用较多,牵引及低频脉冲电属于物理因子治疗中应用较广泛,牵引具有增大椎间孔,改变突出间盘、骨赘与神经根、脊髓等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减轻神经根受压程度,低频脉冲电可以兴奋神经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镇静的作用,故二者联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已被证明有一定临床疗效,但二者对神经功能没有进行纠正,对缓解神经根症状较局限。神经松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法治疗,是针对性治疗因神经组织受损而诱发肢体疼痛、麻木的一种手法技术,利用短时间牵拉滑动技术,可促进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松解神经粘连,通过反复牵拉放松肢体,可促进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及神经内膜血液循环,增强轴突内物质运输,从而改善神经营养供给,加速受压神经根功能恢复及缓解其支配区域疼痛、麻木等症状【10】。

八、结论

本文中,疼痛程度计分(VAS法)评定结果表明,在常规牵引及低频脉冲电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更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本文研究对象为相对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无明显神经根病损,在施术时应注意颈部向对侧侧屈角度不宜过大,以不引起对侧肢体根性痛加重为度,通过对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等松动手法,配合常规的康复治疗,恢复神经系统对运动的适应,松开紧缩或粘连的神经,恢复神经的弹性和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应用神经松动术治疗能进一步缓解因神经根受压或激惹后出现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且该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颈椎病虽然能在短时间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但为避免复发,颈部功能锻炼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本文结论是有一定范围的。

参考文献:

[1].杨洪.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定位与治疗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44-45。

[2].闰建明.推拿牵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福建医药杂志.2006,28(5):141-142。

[3].邱晓亮.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患者30例[J].海南医学,2013,24(8):1202-1203。

[4].实用骨科学,第4版,胥少汀;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637-1640。

[5].陈捷,吴福春;Mckenzie方法配合电针和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福建医药杂志,2011,33(1):81-82。

[6].李平,应用推拿、针灸以及物理疗法对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杂志,2012,8:106。

[7].MelzackR.Theshort-formMcGillpainquestionnaire[J].Pain,1987,30:191-197。

[8].

[9].田中靖久,圜分正一,佐藤哲郎,他,甄部神楹根症I二封寸为保存的治瘵成植匕圣预测[J],整炙外,1997,40:l67一l74。

[8].吴福春,陈捷等.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腰痛杂志。2014,35(5):364—366。

[9].孙武东,马明等.神经松动术联合麦肯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2):948—950.

[10].齐新文,王兆杰,安荣泽.鼠神经生长因子配合牵引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医药导报2012,31(12):1585—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