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变化

岳巧莲高娟梅

岳巧莲高娟梅(邯郸市人民医院内一科河北邯郸056001)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按尿蛋白定量。将92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DM1组(A组)46例,本组患者尿蛋白量<150mg/24h,DM2组(B组)46例,本组患者尿蛋白水平为150~300mg/24h;另选对照组(C组)46例,为非糖尿病患者。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B组血清RBP、hs-CRP均明显高于C组(P<0.01);B组血清RBP、hs-CRP明显高于A组(P<0.01)。B组中血清RBP、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RBP、hs-CRP水平均是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敏感指标,两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82-02

24h尿蛋白定量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指标,存在灵敏度低且易受其他等因素干扰等缺陷。有研究显示,当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害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会明显增高。我们对92例T2DM(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定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邯郸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9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47例,女45例,年龄44~77(55.9±8.8)岁。所有患者血压正常,未发现心功能不全,并已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另设正常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40~65(52.8±9.5)岁,均为健康体检者。92例2型糖尿病按24h尿蛋白定量分为A组(DM1组)46例,尿蛋白<150mg/24h;B组(DM2组)46例,尿蛋白150~300mg/24h。

1.2实验方法准确收集被检查者24h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采用日本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检测,方法为高效免疫比浊法,试剂为北京利德曼公司提供。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三组三项指标的测定值

组别例数RBP(mg/L)hs-CRP(mg/L)

A组4650.01±9.42ab5.71±1.34ab

B组4673.97±10.18a7.21±1.29a

正常对照组4631.09±6.190.95±0.16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0.01与B组比较,bP<0.01

2.1糖尿病A组与B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糖尿病A组与B组之间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糖尿病A组与B组中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呈显著正相关。(r=0.802,0.839;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是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明显使发病进展延缓。目前,主要通过尿微量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了解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但影响这些指标水平的因素很多[1],因此,我们检测了糖尿病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提高检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性和特异性。RBP是一种低分子质量蛋白(相对分子质量21000),主要由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穿过滑面内质网到达高尔基复合体表面,在肝内与视黄醇1B1结合后,释放入血。体内90%的RBP与视黄醇结合,形成视黄醇-RBP复合物,10%未结合的RBP可自由从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原尿,在近端小管几乎被全部重吸收而分解。当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害时,RBP浓度水平会明显增高。急性糖尿病早期存在慢性炎症时,肾脏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损伤,基底膜和生理功能减弱,血中CRP也随着升高,因此,hs-CRP也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标志物[2,3]。因此,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礼兴,雷焕英,林丽婷.血清中胱抑素C测定对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7):1010.

[2]李海霞,张春丽,徐国宾,等。健康人群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肌酐分布及其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功能的比较研究[J]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970-41.

[3]赵心宇,赵春艳。2型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2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