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检查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冠状动脉CTA检查护理体会

李茂华李婷婷吴学琴

四川省南充中心医院影像科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83例冠状动脉CTA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方法。结果180例均完成了检查,图像均能用于影像诊断,3例80岁以上的老人屏气不好,未完成检查,5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1例发生渗漏,利多卡因后肿胀消退,无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在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全过程中,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患者的密切配合以及良好的认知能力是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护理

AbstractThispaperaimstodiscussthenursingmethodofcoronaryarteryCTAexamination,inwhich183casesofcoronaryarteryCTAbeforeexamination,intheprocessingofexamination,andafterexaminationarereviewedandsummarized.Theexaminationresultsshowthat180casesarecompletedandtheimagescanbeusedfordiagnosis.5outof180casesgeneratelightallergicreactionsand1outof180casesariseleakage,andswellingsubsidedafterwetdressingtreatmentusinglidocaineandnocomplicationssuchasskinnecrosis.Whereas,theexaminationsof3elderpatientsabove80yearsoldarenotcompletedbecausetheycannotholdbreathproperly.Finally,weconcludethatinthewholeprocessofcoronaryarteryCTA,thehighsenseofresponsibilityofthedoctors,excellentoperationskills,goodcommunicationskills,theclosecooperationandcognitiveabilityofpatientsareimportantguaranteesforthepurposeofimprovingtheinspectionsuccessrateandreducingsignificantadversereactions.

[keywords]CoronaryArteryCTANursing

临床上冠心病确诊的金指标是冠状动脉造影。但费用高,有创,不适用所有患者。而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费用低,检查时间短无创伤,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1]。冠状动脉CTA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增强检查,了解冠状动脉有无发育变异、异常,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病变症状,为确保冠状动脉螺旋CTA增强检查的顺利完成,达到满意的效果,与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患者的配合是离不开的,其中合适的患者心率、患者心理是能否完成检查的重要因素。下面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7月183例冠状动脉CTA增强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83例患者,女79,男104例,年龄38-84岁,平均55岁。均按纳入标准1患者可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2患者窦性,心率平稳。3患者未行冠状动脉相关手术,无碘过敏症史。4患者四肢大血管均无血管畸形或血管周围皮肤损伤。5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检查[2]。采用CT高压注射器,以5ml/h的造影剂注射入静脉内。在增强检查前、增强中记入患者的心理反应。并采用相应的护理、解释。

二结果

183例冠状动脉CTA检查,180例图像均达到影像诊断目的,图像质量均达到影像诊断要求,并发症少。

三护理

1检查前护理

3.1.1了解病史

详细了解病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仔细询问食物、药物、近期所用药物,对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应停药48小时,是否有甲亢病史、高血压、肝肾疾病、哮喘病史等等。积极完成术前常规检查,把检查结果告诉医生。检查前4h禁食固体食物,饮食应清淡,术前无特殊情况一般不禁水。在扫描前12小时内不要饮用含咖啡类药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检查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检查者进行对比剂过敏试验,并签订检查协议书。

3.1.2血管及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高压注射器不宜选用较细或弯曲的血管,因其会影响注射速度或使药液外渗,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要求选择直径粗大、部位较深、血流速度快且大的静脉血管[3]。最好选用右侧肘正中部的静脉,其次是左侧肘正中静脉,最后可以考虑双下肢静脉,原因可能为由于解剖结构的影响,右侧肘正中部的静脉注射造影剂比左侧到达下腔静脉的时间较短[2]。对于体质好、强壮、血管正常的病人一般选用18-20号静脉留置针,流速为5ml/h。

3.1.3讲解检查程序

与患者反复沟通,让患者了解检查的全过程,注射药物的反应,扫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做好每位病人的安抚、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检查顺利完成,保证图像质量,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3.1.4检查前监测心律、心率

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心率监护非常重要,是关系检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心电监护患者的心律、心率、血压、胸痛等情况,如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检查者静息心率应控制在70次/分以下,最好每分钟控制在60-65次/分[4]。心率过快者排除禁忌症后扫描前1h口服倍他洛克25-50mg,检查者取仰卧位,扫描前进行屏气训练。对于认知能力差,训练不成功者,应暂时放弃检查。

3.1.5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到其真正的需求,通过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的称呼增加护患间的亲切感,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如表情、姿势、躯体动作和眼神接触等,让病人把护士作为自己的交流对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检查中护理

通过远程监测患者心率和观察患者的动态,患者的上肢上举过头顶,手臂伸直,以免造影剂的渗漏,语言提示患者均匀呼吸时屏气,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立即终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以便用药,检测室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方法,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除颤等,熟悉急救药物的剂量与用法,熟悉和掌握对比剂的性能、用量、安全性、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协助救治。

3检查后护理

3.3.1检查后病人留观10-20分钟,观察有无不适发生,因90%的副反应在此间发生,高危患者留观时间更长,检查穿刺处有无渗漏、肿胀,然后拔出留置针后根据病情步行或轮椅送回病房,嘱患者进食易消化食物,以温饱为宜,建议患者24小时水化2000ml,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5]。

3.3.2严密观察病情,向患者说明检查后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休息、活动方式。预防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

3.3.3心理护理

检查后常担心自己的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而出现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应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把握好技巧和时机进行心理疏通。

四护理体会

总之,CT护士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耐心,系统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尽量选择肘正中动脉,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熟练掌握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抢劫方法,熟练指导患者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呼吸配合,避免因呼吸运动影响图像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检查前充分的准备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6].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是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后观察10-20分钟离开保证患者的安全。周到细致的护理和规范化的操作,可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图像质量欠佳,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使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吴清武.320螺旋CT与冠状动脉在冠心病诊断方面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43

周林荣.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对炫速双源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6(13):153-154

王超琴,刘延锦等.不同部位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致局部疼痛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1):158-160.

李雪娟,袁小平,李叶红.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观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201-202.

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对比剂使用指南第1版.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3):320-321

张宏斌.护理配合在CT增强检查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学2011.13(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