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

/ 1

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

陈红霞

陈红霞(竹山县张振武学校湖北十堰442200)

中职学校在教学生文化专业和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我校生源来源于中考落下的学生。从中职生群体构成来看,属初中分流后的后进生。他们大多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和生活缺乏信心和毅力,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这样一来,我们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极为重要,难度可想而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很好地掌握了德育工作的规律,有力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为此,我认为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注重好“四个作用”。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实施德育的主体,在教育中起导向示范作用,故此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教师的表率对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做到育人先育已。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感化身边的学生。身教胜于言传,言传只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不言而喻的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

二、教学课堂的渗透作用

德育工作不应该只是政教干部及班主任的专职,作为各专业学科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感染,当然德育课及主题班会是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教”而不“育”,忽视课堂的育人功能。

1.制定德育教学内容,发挥主题班会的直接教育渗透作用,是实施德育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

具体要求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或学科中找出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向学生全面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伦理,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加强正面引导和激励,不断强化、深化。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更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及思想症结所在。

2.制定学科德育教学目标,发挥教材的间接渗透作用

各个学科都能渗透德育教育,这些信息和内容在德育教育意义上具有代表性,因此,教师要在教材上下功夫,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德育目标,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如:讨论交流、问题探究、角色扮演、行为模拟、生活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活动的载体作用

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工作引向深入。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类丰富的校园体育及文化活动,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和感受促进自己的个性发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得到熏陶,必然会提高中职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以重大节日为载体,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母亲节等,通过这些节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等,要充分利用这些节日的教育内涵,做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处事的道德。通过活动载体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情感的教育作用

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教育中的情感体现着一种无私伟大的爱,没有爱的教育,没有情感的教育都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对学生进步及成长具有推动作用。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在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和学生一起交流谈心,一起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因教师倾注的爱心而打动他,感化了他,使他对教师充满了信任和感激,学生才会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只有先让学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才会让他们懂得怎样回报社会,怎样用爱去对待别人。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以上四个作用,不断整合创新、深化,相信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