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途径

王红红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型培养途径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很乐观。但事实是,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而高职院校虽被誉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充分体现自己高技能人才摇篮的作用,一直是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就是要走“技能型”的模式。

2高职院校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途径

2.1制定切合实际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查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大部分方案千篇一律,尤其是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都是照抄别人或者稍作改动,并不能结合自己院校的特点和本地区特点。而要想培养出实用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是成功的第一步。

2.1.1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特点,我们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以下定位:第一,电子商务专业的本质是“商务”,而“电子”只是手段,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商务能力的培养,这包括传统的商务能力和现代商务能力。第二,既然是实用型人才,学生就必须掌握足够的实践能力,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要强调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能力,这也必将是学生就业时的必胜法宝之一。第三,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所囊括的边缘知识很多,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大而全但是不实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聘请企业家参与,尤其是工作第一线的专家,因为他们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能力素质的员工。院校要根据专家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侧重经济类、或侧重计算机类、或侧重管理类,要让目标明确可行。

2.1.2制定实用的课程体系以淄博职业学院为例,自从2005年招收电子商务大专生以来,电子商务教学团队通过不断的调研取证,外出参观学习,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改进。05年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借鉴了普通高校的模式,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支付》、《网络营销》、《网络经济》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组织实训课程时也遇到了很大困难,无从下手。通过几年的摸索,在08年的课程体系中,强调了技能的培养,加强了与网站建设和网络商务息息相关的课程,如《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维护》、《PhotoShop》、《电子商务支付》、《网络营销》等,并把实训课比例提高到了50%以上。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的让学生明白自己选这个专业主要学什么,将来能干什么。

2.2培养大批“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出技能型学生,必须要有真正的技能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就是符合高职教育的专有人才。

首先,学校必须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到对口的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下厂锻炼,并要有一定的机制检查教师的锻炼效果,从政策上断绝搞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师下厂锻炼方面所犯的错误)。其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以及研讨班,这有助于教师紧跟专业步伐,获取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尤其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再次,在有合理机制保障的情况下,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让教师在企业中任职,既能在技能方面培养了教师,又能为将来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方便。

2.3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除了国家举办的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外,几乎每个省每年都要举办省级电子商务技能大赛,这都是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从参赛本身来看,各种比赛都注重了对电子商务技能的考查。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电子商务学生参加电子商务大赛,不仅个人赛,更要积极参加团体赛,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在参赛问题上,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拿到大赛所颁发的证书,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所学,教师所教,让学生在技能方面提高。总之,不能只为参加得奖而参赛,更要为技能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

2.4鼓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建议在适当的时期(一般是在第三学年)安排综合实训,在假期或者其他适当时间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某个电子商务软件或者完成某一个具体项目,如网站的建设或者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来实现,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时期的专业知识后,能够在综合实训中对所学东西进行总结吸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尽快地把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接轨,这既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大检验,也是学生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2.5合适的教学方法经过了几年的电子商务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对培养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较合适。①案例分析法:在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有大量的成功案例,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通过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吸取成功的经验、认清失败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结合相关案例,从而培养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任务驱动法:将学生分组,每组大约7人。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要求必须是通过网络的创业,并结合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可行性分析、网站规划、网页设计、商务流程规范、网站推广、盈利分析、人员组织等内容设计。③“团队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作业,教师对团队的组成提出建议,并给出协作学习的工作流程以供学生参考。小组成员的知识程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可以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协作学习将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小组成员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培养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等特点,遵循以教师教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指导思想,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总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是什么?就是高素质和很强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花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的基础上,加大教学方法改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华艳.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职教论坛.

[2]甘志兰.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之路的探究与实践.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7).

[3]温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商场现代化.2007(9).

[4]张瑞碧.中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南缸科技.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