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相应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浅谈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相应策略

裴启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教师进修学校裴启华075100

摘要:农村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转化“学困生”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困生形成原因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阶段,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和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农村英语教学质量不高,学困生数量偏高的现实,仍然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英语学困生,正如大多数老师所言,不是他们智力不够,也不是不聪明,而是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可分成以下几点:

(一)外部原因

1、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较差。农村小学和城市相比,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学习环境都比较差。缺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信息比较闭塞;教师教法单一;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许多农村小学没有英语专任教师,特别是英语听说方面更差,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升入初中以后,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了,慢慢地就落后成为了英语学困生。

2、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部分学生厌学。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有的教师教育素质比较低,上课来,下课走,只注重教,忽视学,不关心学生。有的教师对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责罚学生,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和怨恨,师生关系日益冷漠,导致一些学生厌学。

3、英语教学本身造成的问题,现行英语教材内容多,要求高,且初中班级容量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上又注重统一要求,教师很难有精力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二)内部原因

1、对英语学习意义不了解。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强,不懂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缺乏学习的热情。

2、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有的同学虽然学了几年英语,但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不入门,面对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绩,有了挫败感,产生了自卑心理,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从而对英语学习由难到怕再到厌进而放弃。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学习要求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开口说。那些怕犯错误,没有养成大胆开口习惯的学生很容易成为学困生。此外,英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大量背单词和对话,进行语言积累。但学困生往往学习不主动,习惯于等待、依赖,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方法,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激发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特制订以下应对策略:

(一)重视和改善农村小学英语课教学条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转变观念,真正重视小学英语启蒙教育。要加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争取一定数量的英语专业教师到小学任教或不断委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英语学习培训,加快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步伐。

(二)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消除学困生的厌学心理,让他们重新树立好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应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师更要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谈心,弄清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及时激励并表扬他们取得的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师生间的亲密交往对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做到:

1、热爱关心英语学困生。和他们进行定期谈话,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用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共同营造一个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及时鼓励英语学困生的进步。教师要充分信任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改变学困生作为“局外人”的角色,教师应重视他们的每一次表现,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应及时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关心英语学困生。在上课时注意多观察、课下多接近并与其交谈,给他们期待的态势,产生暗示性的激励。教师对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回答要予以积极的肯定,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重树学好英语的信心。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之予渔”,对学困生重在学法指导。要让学困生确立奋斗目标,明确每天的学习计划,让他们“笨鸟先飞”,指导他们如何开展预习和复习工作,明确预习提纲、预习重点、难点,不懂的地方要求他们第二天课堂上认真听,还不能理解的,课后加以辅导练习等等。每天教授单词、句型等做到当天消化,平时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培养他们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等。通过一个阶段的反复训练,逐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利用小组之间的协同合作作用帮助学困生进步。

通过建立班级学习小组,把“英语学困生”均匀地分到各个小组中,给他们每人配一位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让他们在一起,使之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分心时得到及时的提醒,偷懒时得到及时的监督,成功时得到及时的分享。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作用,创设学习氛围。

总之,在农村英语教学中,要建立高效课堂,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大力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学困生的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的转化工作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奋斗。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认识的发展规律,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热心指导,严格要求,用师爱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慢慢地走入正常的英语学习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