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在剧场中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舞台灯光在剧场中的发展

谷鹏

山东艺术学院250014

摘要:现代艺术表演中,舞台灯光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剧场表演中,舞台灯光只是一种布景,发展至今舞台灯光能够通过投影与灯光结合,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进而形成了一个炫丽的舞台效果。舞台灯光能够增加剧场的活跃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舞台灯光发展更为先进、更具艺术特点。对此,本文就舞台灯光在剧场中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舞台灯光;剧场;发展

剧场舞台中,灯光是其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能够映衬舞台环境、转换人物关系,带给观众视觉盛宴。在戏剧表演中,舞台灯光能够呈现给观众神奇感,活化戏剧内容,进而带动观众心理情绪,产生情感共鸣。

一、中世纪舞台灯光发展

舞台灯光与布景是剧场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舞台灯光更具有话语权。舞台灯光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在当时社会中,剧场仅有布景、服装、照明灯;那么,舞台的灯光来自于哪,即:阳光。在公元4世纪--公元55年,剧场形成一种半圆形(如图一),是高官贵族观看表演的特有座位。其舞台功能也随之扩大,剧场装饰更为高雅,观众席周围为高墙建筑与外界进行了界限划分。

图一,半扇形剧场

公元5世纪末--15世纪,欧洲大陆戏剧表演萧条,戏剧被作为宗教进行传播。为了提高影响力,由露天剧场变为教堂。另一方面,由于宗教演出情节单一、时间短。所以,自然光完全能够满足剧场灯光要求。

发展到宋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舞台灯光的进步。在宋代中,剧场成为“瓦舍”,里面安排了一些勾栏,让观众能够看到表演。据资料显示:当时剧场舞台灯光并非是灯球、火烛;而是照明彩灯。彩灯的出现代表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光源。

文艺复兴时期,剧场舞台是一种镜框形式。当时社会注重艺术发展,剧场作为一种艺术象征自然得到了重视,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舞台灯光正式呈现。但是由于一些看技术水平限制,舞台灯光也只是悬挂在剧场舞台两端的烛台,并非是人工照明设备。这种烛台会伴随着光照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形成真实的艺术灯光效果。舞台灯光的出现改变几种形式:首先,打破了传统点燃、熄灭形式创新戏剧的魅力。这种形式耗费过多时间,同时影响表演。其次,人工舞台灯架为舞台带来了神秘感。最后,在火烛上盖上灯罩,想要增强亮度后拿走灯罩。文艺复兴是实现了舞台灯光的3中改变形式。而我国正处于明朝,戏曲表演已经有了固定的剧场,同时逐渐利用灯光塑造戏曲场景。舞台灯光一直在向前行走,不断发展、前进。

二、近代舞台灯光发展

18世纪前,舞台灯光在亮度上存在空缺,发展至19世纪,舞台灯光走向发展盛世。100年间,从前亮度、光源、色彩等不足得到了解决。1817年,国外剧场最先通过煤气灯照明。这种方法在亮度、光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这种方法具有完整的灯光控制系统,能够调整灯光强度。但是由于是煤气照明,容易引发火灾,使得剧场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879年,电灯的出现,打开了舞台灯光发展的新篇章,但在当下社会中舞台灯具较差。在人们对灯光没有较多感知的情况下,国外有美术家设计了较为超前的舞台灯光设计。他的设计将舞台灯光推向了又一高度。他将光与塑性空间进行融合,进而将表演内容中的人物特点充分的呈现出来。使得剧场舞台灯光更为形象化。而我国的舞台灯光也相应走向的全新阶段。1882年,上海出现“电气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剧场照明效果。

20世纪时,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幻灯机与放映设备的应用,推动了舞台灯光的进步。即戏剧理念与灯光技术的前提下,把影像融入舞台表演中,即:多媒体演出走进剧场。该创始人斯沃博达说:他想创新出多种因素,将舞台、演员演出、银幕、舞蹈等建立成一种新的形势。在戏剧表演时,试图将不同的视觉效果构建出多种形式。

第一,多屏幕投影,将幻灯放在剧场的多个位置,进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带给观众新的审美感受,并通过美术设计时的元素构成,让观众更理解舞台内容。

第二,复合投影,往舞台中的屏幕、投影中映射,使演员能够在灯光氛围中按照放映情节展开艺术表演,将演员表演与影像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使表演更丰富、更精彩,直观的将戏剧传递给观众。演员表演离不开电影,因此,将其相互融合。

第三,分块投影。把方形的大屏幕划分为小块屏幕,通过电脑进行控制,让小屏幕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与速度进行自动放映,播放速度能够每秒放映5张图像。这种形式与多屏幕投影相近,但呈现给观众的视觉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分块投中传递的影响尺寸较小,更注重整体性感觉,通过小屏幕的转换完整整体画面运动效果。

第四,灯光成像,将光束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达》中,斯沃博达通过烟雾的形式在舞台中央设计了一个大型光柱,进而展现与相应的戏剧内容。

斯沃博达以独特的眼光影响着灯光设计时。例如:2008年奥运会上的灯光设计,就与其有着间接性的关联。

20世纪20年代中,一些学者倡导“国剧运动”。提倡构建“中国新剧”,通过国外西方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表演模式,创新我国戏剧。1924年,《此恨绵绵》在礼堂演出,在剧场中,通过象征方法大胆的创造出了舞台灯光新形势,代表着我国舞台灯光走向了新的高度。

发展至60年代,欧洲后现代主义发展。一些学者认为:没有灯光就没有空间、没有戏剧。此前,也有学者对灯光的重要性进行的定义,认为灯光需要为演员服务,进而显示演员的人物塑造、展现舞台天幕内容。由此一来,既能够让观众清楚看表演,又对舞台空间塑性起到影响作用。舞台灯光就像音乐一样,有着自身的节奏、旋律、情绪等。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舞台灯光也扮演者演员的角色。

三、现代舞台灯光发展

21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涌现出聚光灯、LED等、成像等、Par灯等,逐渐趋于数字化、信息化导向。近些年来出现电脑灯,它是由DMX512信号控制的智能及灯具,在光色、光斑、照度上全部采取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如图三)。使剧场灯光更为丰富,造型语言更加多样化,进一步推动了灯光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回想舞台灯光在剧场中的发展,它是随着生产力、科技的提高而进步,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引领者人们新的审美习惯。笔者分别从:中世纪、近代、现代舞台灯光发展进行分析。舞台灯光将生产力转变为艺术展现形式,并且在未来发展中,舞台灯光将更先进,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杜锦,陈洋,赵海同.浅析虚拟舞台中的交互式舞台灯光排演系统[J].歌剧,2016(03).

[2]赵建波.浅议电视灯光和舞台灯光的差异性[J].演艺科技,2016(04).

[3]袁喜梅.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6(04).

[4]刘翔.试论电视文艺晚会灯光设计中体现舞台灯光的艺术美[J].现代电视技术,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