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脂人群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脂人群的效果观察

陈巍

陈巍(保定市建设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初步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脂人群有效性的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省建社区92名高血脂人群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后,采用观察法、提问法、问卷法等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并测量TC、TD、HPL-C、LDL-C体重指标。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体重减轻,生活方式改善,TC、LDL-C、TG下降,HDL-C升高,病人能够乐观接受。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高血脂病人的血脂水平,提高病人自我调理能力,以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高血脂;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314-01

健康教育[1]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范围。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对省建社区高血脂人群进行跟踪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省建职工医院门诊体检发现和住院确认的高血脂病人92例,其中男62例,女30例,年龄28岁~76岁,平均51岁,其中高TC者40例,高TG者16例,混合性高血脂者36例。均排除家族史,严重合并症者和药物引起的高血脂。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的实施

1.2.1.1评估病人基本情况:对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家庭社会环境做详细的记录,进一步询问其对疾病掌握情况、学习态度、能力等,同时发现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注意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1.2.1.2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具体宣教资料:包括低脂低胆固醇营养平衡食谱(主要内容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量以及控制总热量,原则上使病人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也就是体重指数在20kg/m2~24kg/m2范围内),有氧运动标准(每周3次~5次,每次30min以上,运动强度为达到安全最高心率170-年龄),戒烟、限酒具体措施及消除紧张情绪、疲劳等心理护理要点。

1.2.1.3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口头讲解、教育手册、集中讲座、电话联系等方法,住院病人由责任护士每周进行两次以上健康教育宣教,门诊病人每周至少1次通过来院听讲座或电话咨询方式进行宣教,使病人尽快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防治方法,重点掌握非药物治疗的内容和意义。

1.2.1.4病人周边环境干预:教育并鼓励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参与护理干预,给病人以感情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顾,同时对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进行检查监督,充分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

1.2.1.5指导、检查病人具体实施情况:病人不良行为的改变涉及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等导致病人不能长期坚持,所以要反复给予强化和监督。采用观察法、提问法、问卷法等评价病人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并继续设定下一步的方案。

1.2.2健康教育效果观察:护理干预后3个月进行血脂测定,采血前一天晚餐禁止饮酒及高脂饮食,空腹12h采静脉血测定TC、TG、HDL-C、LDL-C。另外测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记录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现状,心理状态及家属、亲友参与情况等。

1.2.3超重与肥胖判断标准: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超重BMI24.0kg/m2~27.9kg/m2,肥胖BMI≥28kg/m2。

1.2.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健康教育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描述,健康教育前后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血脂改变情况: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后的TC、LDL-C、TG、HDL-C与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体重、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变化:健康教育后肥胖、超重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均有所改善,且态度乐观,大多数家属、亲友积极配合,见表2。

3讨论

3.1高血脂的危害性: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证实,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增高,积极有效地调脂不仅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减少血小板凝集,且能明显减少冠脉事件的发生。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表1健康教育前后血脂(mmol/L)(x±s)改变情况比较

.

3.2健康教育的意义:血脂蛋白水平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大多数高血脂病人伴有超重和肥胖,可通过改变饮食、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得到改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的成人治疗专家组III(ATPIII),2004年对目前和未来血脂异常的干预提出的重要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仍为临床干预的基本措施。血脂异常治疗强调以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消除紧张情绪等等非药物治疗为基础,超重及肥胖病人更为重要。影响血脂的主要营养成分是饱和脂肪酸及膳食胆固醇,以及因膳食热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导致的超重和肥胖。血浆脂质主要来源食物,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总热量,保持理想体重,从而降低血脂。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消耗一定的热量,并能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减轻高血脂,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吸烟可升高血浆TC、TG水平,降低HDL-C水平,停止吸烟1年血浆HDL-C可上升至不吸烟水平,冠心病危险程度可降低甚至接近于不吸烟者。嗜酒者往往出现中等LDL-C及TG增高,酒精引起肝脏过多分泌TG,并易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粥化硬化形成。所以戒烟、限酒有利于控制血脂。心理支持也是护理干预的重点,提高病人依从性,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

3.3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肥胖人数增多,高血脂发病人数逐年迅速升高,而大多数人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高血脂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同时会给病人及家属的生活和经济造成极大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特别是行为训练,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即可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使血脂异常的防治和护理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上升趋势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家联合出版社,19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