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分析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培养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分析与实践

吴述敏

吴述敏江苏省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222200

摘要:由于听力障碍,聋生很难与正常人交往,随之带来了聋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理能力差、对社会产生消极态度等等。聋生是一群弱势群体,家长过分溺爱、学校的封闭教学、职业技能教育的不足、社会的过度保护,使得聋生在社会适应方面能力薄弱,法制观念淡薄和就业能力差。聋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让聋生学习文化知识,更要让聋生深入实践、掌握技能、贴近生活。对此,我们一直在加强德育教育,寻找对策,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培养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聋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改革

一、形成聋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过分溺爱。因为残疾,聋哑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往往会过分溺爱。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会纵容;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发生冲突,不论对错,家长多会批评正常孩子。时间久了,聋生容易形成孤僻和自私的性格。正常孩子一般六岁入学,而从我们往年的入学年龄来看,聋生平均在十岁左右。究其原因,都是父母不放心聋哑孩子独自面对社会,害怕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无法适应学校的群体生活。这样,聋生在入学前就缺少了与社会交往的机会,造成了聋生依赖性过强、社会适应性较弱。

2、学校教育的过度封闭。从当前的聋教育体制来看,我们聋校实行的基本都是一种封闭式管理体制,学生在校期间几乎与外面社会隔绝。虽然,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管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聋生在校无忧无虑地生活学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事有生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解决,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也仅仅是在校内,与社会没有了交点,这也是造成聋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一大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的特殊保护。曾有一篇报道:特殊学校毕业的学生和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对社会的适应性、竞争性非常弱。他们过于依赖别人,从认知上觉得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们关心与付出,而他们却不会回报社会,不会关心他人。社会的关爱让孩子当作理所当然,也失去了自我,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无力克服,甚至自暴自弃。当参加到工作中时,他们的心理落差很大。近年来残疾人犯罪明显上升就是例证。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相对封闭,与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够密切,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对残疾儿童呵护有余,导致他们缺乏锻炼。也就是说,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聋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探索聋生社会适应能力薄弱的对策

如何使每个聋生在学校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都在考虑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着这一方面的对策,力争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加强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教育。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只有让聋生了解社会,他们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聋生要在社会中学会独立,首先我们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聋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了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参与到集体的社会生活中去。学校积极地创造了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与他人交流,与社会接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必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2、重视聋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聋校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目前在我们聋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纳入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搞助残日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倡合作,扩大聋生交往范围,培养聋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聋生的生理特点,开设了职业技能教育课程,让学生以“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生存。

3、教会聋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聋教育不仅要培养聋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更要教会聋生学习的技巧,使他们善于学习身边的事物,具有学习的能力。我们针对中高年级聋生,在教育中开展了“生活体验”的活动。在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助残活动中,我们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会场的布置,活动中所用到的材料、活动所需设置的环节,都由学生去解决,我们老师仅做辅导。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了遇到问题沉着应对、齐心协作,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

4、开展与普通小学结对联谊活动。在去年的县艺术节上,我们聋校就和县第二实验小学一起表演了节目,实验小学的孩子唱歌,我们聋孩子为他们伴手语舞蹈。孩子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在练习过程中,不少聋哑孩子通过书面形式与小学生交成了朋友,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让聋生参与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去,不仅增加了与正常人交流的机会,还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经验,从而提高了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特殊教育的教师,更应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使教师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每一个聋哑学生。

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关注,我们培养出来的聋生必须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这样才能为民解忧、为家长解愁,同时也能让聋生在社会上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是当今特殊教育的新理念:“全纳性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回归主流,融入到社会中去,为社会主义文明事业的发展添加一道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