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历史课教学提问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淡历史课教学提问运用

李庆兰

湖南省耒阳四中

在新课改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推进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积极开展双边活动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对优化课堂结构,完成授课任务起着重要作用。古语云:“学贵知疑。”学生学习知识,总是在因疑而问、因问寻答的过程中增长见解,提高能力,而教师课堂提问设计能为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创设思维情景。结合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的体验,我对历史课教学中的提问环节做出了如下尝试:

一、妙用提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设计提问时,必须遵循历史学课本身的特点,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史实和概念,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弘扬民族文化,分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过程、内容、性质、特征、意义等。联系各种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综合、评奖处理。教师熟悉了这些特点,就能为他们的思维“点火”、“加油”、“引航”和“铺路”。具体规则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适宜性

提出的问题难易要适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学识水平,一般掌握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例如:讲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三个阶段。为让学生理清头绪,可恰到好处地列一个表格提问,从时间、掌权者、事件等方面入手提问。力求适度,导之质疑,既不过易,又不太难。过于容易,达不到激发思维,培养智能目的。太难了,领略不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反而会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妙用提问难易适度,先易后难,多数学生经过“跳一跳”能努力摘到“果实”,才有持久的积极性,使知识点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充实。

2、启示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提问要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具体的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应用新知识。

对于历史难度较大的问题,提问可带几个小问题做铺垫。如教《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时,教师可从“前夕——开始——扩大——转折——结束”几个简单的过程提问,从而运用已学知识主动质疑,紧扣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使提问达到“链环”的作用。这样层层深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瞄准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探究,获得了新知识。

3、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都有好奇、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我支持鼓励质疑,培养学习兴趣。设计提问时,充分顾及这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我讲授“造纸术”时,通过探问学生:你喜欢去蔡伦发明广场吗?为什么建立了蔡伦广场呢?蔡伦的功绩是什么呢?……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好玩心理,诱发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尝到学习甜头,这样学习兴趣浓了,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妙用提问应掌握三种方式

提问方式掌握得恰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真知,增长才干。妙用提问,是一把开启历史教学方式的金钥匙,也是新课改中较好的教学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判断性提问是启迪学生历史知识的良方。

为避免历史教学中的“负效应”,尽快将学生带进历史课堂情景,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提问宜删繁就简,避难求易。我在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时,首先结合课文内容,自制一套活动灯片,边放灯片,边采用最简单的“是否”式提问:“电灯泡是否爱迪生发明的?”“飞机是否莱特发明的?”……要求学生做出简单的“是”“否”式判断,这样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使抽象的问题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在学生回答中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

2、记忆性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历史思维的兴奋剂。

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记忆性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掌握的知识点。我在复习《中国封建社会》时,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设计这样的问题:“封建社会的起止时间呢?”“经历过哪些朝代?”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明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告诉学生中国历史朝代歌:

“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朝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这样既巩固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又加深了对历史内容的理解。

3、发散性提问是开启学生学习历史的金钥匙。

历史课的提问,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内容,要多用发散性提问,也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尽可能将提问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如在讲解《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蒋介石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这些问题容易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一提出便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们带着新奇纷纷刨根究根,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规律。

三、提问应该做三项工作

宋朝朱煮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那么,学生质疑之后怎样变“有疑”为“无疑”呢?分析学生方面的情况大约有三方面:一是不敢问,二是无法问,三是不会问。根据师生双边过程,我有三点认识和尝试。

(一)课堂和谐,氛围融洽,使学生敢问。

农村学生因环境的影响,总觉得有些胆小和害羞,他们在提问时不好意思或怕挨批评。据此情,教师要在和谐人际关系上下功夫,师生之间要建立朋友般的感情,鼓励学生敢问,不管题目的难与易。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对于敢于提问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

(二)科学提问,注意灵活,使学生能问。

教师提问的问题使得学生迟疑不决,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是问题较难,也许是问题太大,学生无法开口。因此,教师要科学提问,切合学生实际认识规律进行调整,可换或补充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径道答出来。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教师都应耐心讲解,让学生能质疑。

(三)安排合理,点播方法,使学生会问。

安排须衔接紧密,自动作业对学生练习的内容须有一部分内容是下边直接教学的准备和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给予点播,引导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质疑,使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就会针对难点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实际上,诱导学生质疑,是导出学生学习中的矛盾来,如前面知识或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而这矛盾往往是重点或难点的问题。因此,在新课改历史教学中,善于诱导学生疑问难问,确实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益之举。

李庆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