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策略

王兆成朱明臣朱湘华李东孔德胤刘德文

王兆成朱明臣朱湘华李东孔德胤刘德文(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寿光262700)

【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063-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得出结论:骨瓣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各有优缺点及不同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尽可能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和神经功能缺损。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科常见危急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存和健康,其特点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障率、预后差,其治疗方法一直都存在争议。回顾我科从1998年7月到2009年11月收治的206例HICH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几种手术方式的各自适应证及优缺点。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1998年7月到2009年11月收治的经CT证实为脑叶出血和脑深部出血(包括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年龄30~90岁,90d内有效随访的病例共206例,男113例,女93例;年龄30~90岁,平均62.5岁。发病到手术时间2~144h,平均43.6h。病例排除标准:①由于肿瘤、外伤、血管畸形及动脉瘤引发的出血;②脑干出血;③凝血功能障碍;④出血性疾病;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6例,冠心病4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22例,心律失常66例,糖尿病86例。

1.2分组及临床表现

本组86例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病,120例在睡眠、休息安静状态下发病。入院时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其中传统方法开颅65例,小骨窗开颅70例,微创定向穿刺引流71例。按GCS评分,传统开颅组GCS3~5分19例,6~8分29例,9~12分17例;小骨窗组GCS3~5分11例,6~8分25例,9~12分26例,13~15分8例;微创组GCS3~5分4例,6~8分12例,9~12分36例,13~15分19例。按王忠诚意识障碍分级,传统开颅组Ⅰ级0例,Ⅱ级2例,Ⅲ级27例,Ⅳ级26例,Ⅴ级10例;小骨窗组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29例,Ⅳ级34例,Ⅴ级2例;微创组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32例,Ⅳ级23例,Ⅴ级1例。206例患者中不同程度偏瘫196例,失语76例,中枢性高热12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呕吐烦躁59例,呼吸不规则15例,去脑强直13例,单侧瞳孔散大48例,双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缩小7例。血压145~280/95~150mmHg,平均(195±25)/(110±10)mmHg。

1.3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其中脑深部出血(包括基底节区出血、丘脑和小脑出血)191例,占92.7%,其中合并脑室出血80例,占38.8%,脑叶出血18例,占8.7%。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30ml以下47例,30~60ml86例,60~100ml56例,100ml以上17例。

1.4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所有患者入院后及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控制血压、根据情况脱水、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基础治疗,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各种治疗的优缺点,由医生和家属共同选择治疗方案。有135例患者全麻后,气管插管,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位置,取马蹄形切口,去除大骨瓣(传统方法开颅,共65例);或取直切口,颅骨钻孔扩大直径3cm(小骨窗开颅,共70例),切开脑皮层,直视下清除血肿,并止血。血肿腔内置引流管1~2d。微创定向穿刺(硬通道或软通道)的患者共71例,根据头颅CT显示的血肿位置,以血肿中心体表投影为穿刺点,避开头皮及脑皮层重要血管及功能区,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用适当型号(北京万特福)行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硬通道,共46例),钻入达血肿腔;或切开头皮3cm,颅骨以电钻钻一孔,硬脑膜“十”字切开一小孔,以Meditronic26020多孔软管插入血肿腔(软通道,共25例),以注射器抽吸,并反复以生理盐水冲洗置换,结束后注入尿激酶3~4万U,夹闭2~3h后放开,每日可重复上述操作1~2次,直到血肿清除70%~90%方可拔针。对于血肿破入脑室者,根据脑室内出血量的多少同时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于已有脑疝形成,生命体征不稳的患者,开颅手术前先行微创穿刺,抽出部分血肿减压后再完成开颅手术。

1.5预后评价标准

发病90d后随访,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估预后;Ⅰ级:完全恢复正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以独立生活;Ⅲ级:需要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是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状态生存。

2结果

传统开颅组65例中,按ADL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19例,Ⅳ级8例,Ⅴ级6例,死亡12例。小骨窗开颅组70例中,Ⅰ级9例,Ⅱ级24例,Ⅲ级18例,Ⅳ级5例,Ⅴ级3例,死亡11例。微创穿刺组71例中,Ⅰ级17例,Ⅱ级26例,Ⅲ级16例,Ⅳ级4例,Ⅴ级2例,死亡6例。治疗效果按ADL分级Ⅰ-Ⅱ级评为优,Ⅲ级评为良,Ⅳ-Ⅴ级评为差,传统开颅组ADLⅠ~Ⅲ级39例,优良率60.0%;小骨开颅组ADLⅠ~Ⅲ级51例,优良率72.9%;微创穿刺组ADLⅠ~Ⅲ级59例,优良率83.1%。20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65例,上消化道出血134例,泌尿系统感染128例,低钠或高钠血症15例,尿崩症7例,脑积水23例,硬膜下积液1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3例。29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再出血6例,急性呼吸衰竭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家属放弃治疗5例。

3讨论

手术治疗HICH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不是破坏)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清除血肿的同时可能增加对脑组织的损伤,手术时间长,失血多,需全麻,所引起的损伤、水肿反应重,特别是年老的HICH患者,术后病情往往加重,死亡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开展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为HICH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治疗途径,其具有定位准确、简便、快捷、节省时间、创伤极小的优点,但是减压较慢,血肿不易彻底引流。我们认为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的进展及病人身体情况等多个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3.1意识障碍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

出血量大,GCS评分6分以下的患者,应选择开颅手术,尽早减压,以挽救血肿周围半暗带脑组织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不重的病人,意识障碍多为Ⅱ、Ⅲ级,可选择微创手术,以减小对脑组织的损伤。

3.2瞳孔变化对手术方式的选择

瞳孔无改变的患者,意识障碍多为Ⅱ、Ⅲ级,可先观察病情进展,12h血肿稳定后行微创穿刺引流;患者一侧瞳孔缩小或是刚开始散大,除外进展性出血,可以考虑微创定向血肿引流;若双侧瞳孔散大30min~2h,也应积极手术治疗,在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并彻底减压,或先采用微创穿刺,抽出部分血肿,减轻部分压力,为后面进一步开颅彻底清除血肿争取时间;若患者双侧瞳孔散大>2h,生命体征不稳,去脑强直,脑干有继发损伤者已达脑疝晚期,预后不好,手术效果不佳,死亡率高,不宜进行手术治疗,家属要求者例外。

3.3血肿量及出血部位对手术方式的选择

血肿量:幕上血肿量超过30ml,小脑血肿量超过10ml,GCS评分8分以上者可以行微创定向血肿引流。但对于出血后病情进展迅猛,血肿巨大或已发生脑疝者,多主张选择超早期开颅手术,彻底减压。对于血肿量虽小于30ml,丘脑血肿量大于10ml,但脑功能缺损严重者也可采取微创术。

出血部位:浅部出血如皮层下、壳核外侧出血则手术疗效满意;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因开颅手术创伤大,疗效较差,微创手术具有明显优势,小脑出血,由于出血靠近脑干,而且在出现不可逆转恶化之前多无明显先兆,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除非临床症状轻微,出血量少(<10ml)者。

3.4急性进展性HICH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进展型脑出血常于脑卒中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进行性恶化,是脑卒中死亡的主要类型。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再出血及凝血酶诱发的脑水肿,治疗上应立即消除或控制再出血因素,故应选择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及止血,超早期手术不仅可在直视下止血,还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凝血酶导致的继发性脑水肿,同时还可防止血压降低致脑灌注压下降引起的不利影响,明显提高生存率。

3.5高龄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

高龄HICH患者临床特点如下:①常伴有其他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②发病后常有生命体征改变且出现较早。③术后并发症多,甚至死于并发症。④死亡率高,预后相对较差。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是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方法。高龄患者手术风险高,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对于意识障碍Ⅱ、Ⅲ级患者,或意识障碍Ⅳ级合并严重的心、肺等疾患,早期微创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3.6再出血的防治

开颅手术可直视下止血,再出血的发生相对较少。微创引流术未直接止血,减压后血管破裂可再出血,加上穿刺损伤,术后负压抽吸,血压波动等因素,再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有研究表明,HICH在发病后7~24h手术能达到较好的手术疗效,同时能减少术后再出血的机率;陈皆春等提出卡托普利可以使继续出血下降8.4%,无疑提出了药物预防的新课题。

因开颅手术病人往往是出血量大、昏迷程度深、神经功能缺损重、病情严重的病例,而微创手术病人大多病情相对要轻,病例选择的不同造成两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案在临床上仍可作为经验推广。

参考文献

[1]易声禹.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149.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8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