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状态的调研报告

/ 2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状态的调研报告

许敏

许敏(河南省周口卫校教务科466000)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044-02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及时了解中职学生,提出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对改变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有效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实际,我们对周口市卫生学校的入学新生进行了基本情况及心理状态的问卷调查。现将本次调查问卷反映的内容、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摸清中职学校生源的基本情况及心理状态,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征,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二、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周口卫校2011级在校生共750名进行问卷调查。选择2011级新生可较明显体现学生整体素质,且2011级新生入学不久,可排除校园文化熏陶影响的因素。

三、调查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包括:1.《卫校新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家庭居住地、父母文化水平、留守儿童状况等基本项目。2.《卫校新生日常心理状态调查表》包括情绪、学习状况、压力、信心、情感支持系统等项目。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0份,回收率为94%。调查过程实施严谨,受试合作良好,调查结果可靠,具有代表性。

四、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卫校新生基本情况表》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1.卫校新生生源性别比例不均衡。

调查显示:男生与女生的比例达到1:4.4,这种比例不均衡现象与近年来招生专业的变化有关。其中较受男生青睐的临床专业逐年减少,较适合女生的护理专业逐年增多。

2.卫校入学新生年龄集中在青春期。

调查显示:16~19岁年龄段占入学新生的77.2%,这一个年龄阶段的特征是学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期,心理障碍也是易发生的时间,因而,心理教育对中职生的发展和成长成为一种需要。

3.卫校新生生源的城乡不均衡。

调查显示:70%的学生来自农村和乡镇,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低。

4.卫校新生的父母文化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调查显示:父亲文化教育水平略高于母亲,22.9%受到小学及以下教育;母亲则有9.2%为文盲,30.6%为小学文化。卫校新生的父母文化教育水平不容乐观,父母情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的质量。

5.卫校新生生源的生活留守状态形势严峻。

基本情况人数比例

童年生活留守状态①童年时,父母均未外出,与父母一起生活56980.3

②童年时,父母一人外出,与父母之中一人生活578.0

③童年时,父母同时外出,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8311.7

现在生活留守状态①父母均未外出,与父母一起生活54275.4

②父母一人外出,与父母之中一人一起生活8612.2

③父母同时外出,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8111.4

调查显示19.7%的学生童年生活呈留守状态,23.6%的学生现在生活呈留守状态。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导致的心理问题会延续至青少年阶段,引起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二)关于《卫校新生日常心理状态调查表》结果分析如下:

1.卫校新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不良。

调查显示:学生情绪表现为痛苦、烦闷的比例高达53.2%,表现为平静(37.9%)、愉悦(8.9%)比例较低。不良的情绪状态会极大影响日常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2.卫校新生入学后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调查显示:有46.9%的新生感觉到较大的心理压力。中职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学习焦虑比较普遍,常有厌学情绪和行为。

3.卫校新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及考试。

调查显示:心理压力来源有54.4%是来源于学习及考试。其次是人际关系(15.8%)和经济问题(11.4%)。

4.卫校新生的学习的信心不足,效率低下。

从问题取向看学生,中职生被老师贴上了“差生难教”的标签。而从资源取向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只因缺少信心和有效的方法,导致在现实中屡屡受挫。调查显示:84.6%的学生有搞好学习的愿望;53.2%的学生情绪处在痛苦和烦闷状态;46.9%的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54.4%来源于学习及考试;58.4%的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不进去;54.6%的学生对于学习的信心不足,担心学不会;30.8%的学生因学习跟不上而自暴自弃等等;结果提示:学生的厌学和不良行为与心理层面有密切联系。

5.卫校新生目前的情感支持系统不平衡。

调查显示:只有17.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倾诉,远低于选择向好朋友诉说的70.2%的比例。反映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以及亲子关系僵化沟通不良的状态。只有0.8%的学生选择向老师倾诉,反映了师生关系冷漠、缺乏交流和沟通。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1.周口卫校入校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学生大部分来源于农村;男女生比例失调;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留守儿童”现象突出;这些特征决定了周口卫校入校新生可能会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2.卫校入校新生有较多与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故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与学习相关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自信心,是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的问题!

3.深入研究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分析其心理存在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刻不容缓。忽略学生心理谈转化差生,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无异于纸上谈兵。中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中职生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储晖.堵上留守儿童的教育漏洞[J].教育旬刊,2009(8):34-3.

[2]杨玉红.对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态及心理问题的思考[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72-74.

[3]李东斌.温义嫒.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32-35.

[4]赵秀丽.浅议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观察思考200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