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创新研究

端木耀旭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45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真正意义上做到与时俱进。为此本文重点探讨学生自我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利用现代化技术创新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发挥思想上的导向作用,并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关键字: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

正文:

一、中外大学生日常管理对比

(一)中外大学生日常管理理论特点对比

1、中国大学生日常管理理论特点

其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尤其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其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的尊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其三是坚持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的基础上,汲取国外大学生日常管理理论的精华,并总结自身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及具有较强应用性、可操作性的中国大学生日常管理理论。

2、外国大学生日常管理理论特点

第一,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人为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呈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态势;第二,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及时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相关因素的变化,并随着学生事务发展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第三特别关注管理对象的研究。

(二)中外大学生日常管理原则对比

1、中国大学生日常管理原则

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由党的革命实践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二是倾向刚性管理,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生管理是宏观计划体制下运行的,呈现出较强的刚性原则。三是注重整体性。在此原则指导下能有效促使大学生关注和树立集体荣誉感,更多的考虑集体的需要和利益。

2、外国大学生日常管理原则

第一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侧重于能力;第二,在大学生管理中提供自由选择培养模式;第三在大学生管理中重视学生非学术生活的质量。

二、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下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诚信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接班人,所以高校务必要重视日常管理的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前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推进日常管理的根本目的,创新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必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从社会实际出发,提高实践适应能力。

三、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创新策策略

(一)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学校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会生活的必要性,使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能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确定自我目标,并坚持履行目标计划,且在目标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不断的进行自我监督,确保自我目标能够按既定计划得以实现。此外,还要将学校纪律和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不懈地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构建一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努力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思想潮流。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从大一开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组织开展各种就业形势的培训,帮助学生及早的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就业危机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高等院校实现大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首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和了解学生,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此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德育人。

(四)加强学生日常管理队伍高水平建设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队伍是实现学生日常管理理念创新的根本,具有一支专业的学生管理队伍是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的重要原因。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模式也不能传统式的古板,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者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从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管理的效力,使得学生在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领悟到收获的艰辛与欣慰。

(五)要充分利用便利、快捷的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带来了挑战,也为我们开阔新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现在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突飞猛进,虽然使大学生从中获取了先进的科学

文化知识,但是也使大学生从中受到一些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因此,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既要充分利用网络,探索学生工作进网络的切入点,采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相符、兴趣爱好相适应的形式及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使用网络技术,达到扩充自己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利用QQ邮箱、MSN聊天等网上讨论方式,给学生传递健康积极的信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可以更方便的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的情感。情感是健康、良好沟通的最佳桥梁,是达成共识,建立关系的基石。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仍须不断创新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管理的效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双.“一站式”大学生服务中心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2]孔令艳,王智.论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5):106-107.

[3]金文芳.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策略探析[J].经贸实践,2017(19):156-157.

[4]李恩华,魏冯波.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J].职业,2016(31):58-59.

[5]刘胜男.浅析社会交换理论在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6(12):52.

[6]张旭,李斌.高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法制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