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模型建构催生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以模型建构催生深度学习

王红燕

王红燕(浙江省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浙江安吉313300)

摘要:深度学习的核心是知识迁移、问题解决、思维提升,实质是学生学会学习,这其实也是科学核心素养所希望培养孩子的关键能力。本文通过《物质的构成》一课的教学设计,挖掘建模的思想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此催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建模;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98-02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知识本身出发,让学生学会学习,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去认识世界,抓住核心概念建构,重在理解迁移与运用。本文以初中科学七年级《物质的构成》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建构模型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启发我们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

一、导入情境初建模型

“物质的构成”这节要求学生在分子的层面上学习物质的构成,初步建立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这些观点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但这些只是基本上都是一些宏观现象,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体验活动:给每位学生发一小段甘蔗,让他们现场咀嚼。

问:甘蔗的甜味从哪里来?咀嚼甘蔗会觉得很甜,这些含有甜味的物质,来自甘蔗细胞的大液泡里,糖类,无机盐,色素等都储藏在液泡里。

请你以此段甘蔗为原型,从宏观到微观,建构出甘蔗里面甜味的来源模型。

视频:甘蔗厂榨蔗糖

液泡里的这些物质看似无形,却可以榨出蔗糖,然后成为一个个的糖晶体。让我们看到了液泡里物质的真实存在。

学生探究实验一:观察桌上的方糖——用放大镜观察研碎的方糖——将研碎的方糖放入水中,搅拌,溶解,看到了什么?

糖是不是消失了,没有了呢?不是。引导思考:由以上两个活动,请你想一想,细胞已经非常的小了,存在于细胞液内的蔗糖,是以怎么样的形式藏在细胞液中呢?

请你再次在原来基础上建构模型。

总结:虽然糖看不见了,但这杯水是甜的,说明糖还在,只不过它现在变成了更小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说明糖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这种微粒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分子。许多物质,比如烧杯内的一滴水,它们都可以再分小,都是由更小的结构构成的。这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

模型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就是从模型出发,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把某些问题与模型对应起来,从而寻找思路的一种思维方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较大难度。通过活动体验,层层剖析,学生自主建构模型,将认知逐渐从宏观转入微观,不仅建构了分子很小的概念,而且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再建模型促科学观念形成

物质的构成这一内容学习时,主要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分子的特点及分子运动论的三个观点,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分子没有直接的观察和体验,往往只是停留在初级认知记忆层面。通过模型建构,让学生的认知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够直观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微观的概念,对微观世界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师:蔗糖溶解在水里,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但我们可以通过糖水的甜味知道蔗糖并没有消失,它们以更小的微粒溶解在水里了。这种更小的微粒我们称之为分子。

学生观看分子视频

师: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的,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如果用小磁石代表水分子模型,请你展示出这杯水中的分子。

学生在黑板的杯子图片中贴磁石

师:你为什么这样贴,而不是一个个紧密的贴在一起?

生: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

师: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那么当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呢?(给出比刚才小磁石大的不同颜色的磁石)你能再用模型来演示一下吗?

学生进一步用磁石模拟

设计意图:在科学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认知对象进行理想化处理,有利于比较归纳和推理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水中的分布的水分子模型建构,促进学生理解分子间有间隙这一概念的理解。然后进一步通过水分子与酒精分子混合的过程模型的建构,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并且对原有的认知进行迁移和应用,实现高级认知的挖掘。

三、深度探究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模型建构,学生对分子之间有间隙,而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混合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相互进入对方的间隙中有了一定了解。但是两种分子相互混合,宏观上表现是怎么样的,如何来进行研究?

师:分子之间有间隙,一种分子会进入另一种分子的间隙中。那么如果这个规律确实存在,酒精和水混合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现象发生呢?

生:总体积会变小

师:一定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真的会变小吗?你有证据吗?

学生交流讨论,

生1:用量筒分别量取10ml水和酒精,然后倒入同一个量筒观察,总体积是否小于20ml。

师:他的方案可行吗?

生:液体在从一个倒入另一个的过程中,会有液体残留,导致总体积偏小,结论不可靠。

师: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因素的干扰呢?

同一个量筒中,分别倒入两种液体各20ml,然后振荡观察。学生动手实验后,发现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非常不明显。

师:实验现象不明显,是否可以说明混合后体积会变小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学生否定那么如何让不明显的现象变得明显?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提示引导。之后学生提出换用更细的量筒,继而想到更细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师:玻璃管很细,液体如何更好的混合?

用手或塞子堵住另一端,然后不断颠倒混合,这样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

生:塞子或手上会沾上液体,影响实验。

取出长玻璃管,内防不锈钢钉,倒入液体,外面用磁铁上下吸引,搅拌液体混合。

核心素养的体现和作用,是渗透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在教学中反复出现,多次加强才能慢慢内化为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建模的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广泛,当学生用这些思想来解决科学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价值。而教师有效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深化科学观念,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这才是学生学习真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耀村.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学建议[J].物理教学,2018(8):2-5

[2]胡卫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7):1-3

[3]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学研究与实验,201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