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刘葱

刘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通过在重症监护病房内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取重症监护病人100例,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142.5分、患者满意度为67.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197.4分,患者满意度为97.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降低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护理模式;优质护理;管理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构成[1]。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大多处于危重,且多变化,而在相应护理工作中过于重视治疗而缺乏服务意识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患者由此难以得到切身护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难以提高。基于此,本文取80例ICU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情资料

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在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6.8岁。患者疾病分类包括多发性损伤、心率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创伤、中毒、各种休克、心脏大血管病、先心病、冠心病、风心病、气管、肺部、食管以及纵膈部发生的病变等。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将人文关怀寓于护理工作中,真正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护理。重症监护病房具有较为特殊的环境,要求患者高度配合,同时无亲属陪护。基于此,医护人员应就患者因ICU病房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在同患者交流时应保持亲切笑容和温和态度,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可与患者多就一些轻松话题展开交流,努力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休养氛围;对患者在术后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查,并最大化满足其需求;应保持护患交流沟通;做好入科须知介绍,定期进行家属座谈会,详细讲解ICU的环境介绍及护理人员工作流程,使患者家属能够对患者在ICU病房的生活动态有一定了解,缓解其焦虑情绪;可酌情安排患者家属进入ICU病房内探视,但应保证以患者病情稳定为前提[2];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应仔细听取,并及时予以反馈。与此同时,应在术前组织患者参与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帮助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有足够了解,从而提高自护能力。(2)平衡工作负荷,实施专业组制。以临床实际为参考依据,在ICU病房内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模式作进一步改革,即对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进行评估,分级设立护理组,并根据护理工作人员职称、资历以及能力水平不同将其分配给其他不同危重程度患者,确保护理人员各自工作负荷保持平衡。(3)重视开展安全护理和基础性护理,将护理规范予以严格落实。首先应将基础护理工作予以严格落实,日基础护理次数应不低于4次[3],同时在夜间也应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增加专科护理基础内容,如调整卧位、胸部体疗等;其次应开展安全护理。建立各类护理风险因素评估与二次评估制度,并将其加以完善和落实,例如压疮、导管滑脱、坠床等。应对各类管道用标签进行明确标识,选择形状不同或颜色各异的标识将各类用药明确区分开来,例如静脉用药、非静脉用药等。应对所有病人感染指标进行监测;最后应严格遵循护理规范。在对专科护理内容加以梳理的前提下,制定术后患者活动以及相应疼痛控制等护理方案,预防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以及其他各类并发症[4]。(4)对护理支持系统予以强化,提升直接护理时长。应对院方护理支持系统作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运用多种方法缩短护理人员非专业性工作时间。例如由静脉配置部门负责病房内病人所需液体药物的配置工作、供应科则应对ICU病房内所有用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分发下送、仪器科则将实用性良好且方便快捷的护理用具购进并用于完善护理支持系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直接工作时间,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切实提高[5]。

2结果

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142.5分、患者满意度为67.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197.4分,患者满意度为97.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前,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大多认为优质护理服务其实近似于基础性护理,二者并无太大差别,而自觉工作水平已经足以满足优质护理服务需求。实则不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仅强调要落实基础护理,更对专科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对ICU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其内涵建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ICU病房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宽广的专业平台。而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提高的同时,优质护理服务更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舒适度大幅提升,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本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改善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升,降低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兰英,陈晓华,何梅等.舒适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69-170.

[2]杨艳蕾,余炳方,李跃等.完善ICU家属按需探视制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53-2154.

[3]曾霞,黄颖琼,杨文亮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实践[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37,39.

[4]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等.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67-68,76.

[5]张芳,范仉金.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