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点面”模式对培养护生岗位能力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点面”模式对培养护生岗位能力的效果探讨

张献珍

张献珍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在进行内科护理学的学习中,由于护生缺乏临床见习,对于一些基础理论的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同时在人际沟通、临床思维等方面有待提高。而传统的实践课教学模式,主要是组织护生通过观看录像等进行讨论和学习,对于护生的岗位能力培养方面却比较欠缺。为提高内科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对护生采取“点面”模式的教学方法,以探讨其在培养护生岗位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一、实验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

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的30名护生作为实验对象,入选护生均通过统一招生考试进入我校,且入校时成绩相当。护生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01±0.24岁,均为女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15名护生。每组均安排1名任课教师进行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两组的教学大纲、使用教材、教学时数均相同。

2.方法

(1)对照组。

给予该组传统实践课教学,即教师演示(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进行纸质病例分析)—学生练习—教师在旁指导的教学方法。

(2)实验组。

对该组护生则进行“点面”模式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见习周对护生进行分组,并分配任务。要求每组必须在自己所在的见习室找出1例典型病例,然后教师引导护生进行护理措施讨论,并请带教老师进行评批指正,之后要求各小组完成一份护理病历。教师对各组上交的护理病例进行审核,然后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病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

②通过情景模拟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教师首先讲解各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然后从每个系统中选择几种常见的疾病,结合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进行情景设计。设计患者自入院到临床接诊的全流程,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家属、患者、医生、护士),教师仔细观察并评讲每名护生在具体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比较。其中,理论成绩以统一命题考试成绩为准。实践能力考核则采取随机抽签技能考核项目的办法,如各种穿刺、体格检查等。综合职业能力考查则以情景模拟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表现作为考评依据。各项考核成绩均采取百分制。

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1]。

二、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5.24±4.21分)、实践成绩(90.24±3.43分)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成绩(88.65±2.6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见表1。

注:两组以上考核指标差异均较大,P<0.05。

三、讨论

长期以来,各护理院校都非常重视基础护理项目的训练,这是因为护理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护生必须经过长时间有效的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护理的方法和技巧[2]。但现阶段,很多护校在进行护理实践教学时沿用传统的实践课教学方法,如观看录像、进行纸质病例讨论等,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所教导的操作流程练习,只是单纯地模仿,没有真正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因此,提高护生的这些能力,即岗位能力是后续专科护理实践教学的重点[3-4]。

在内科护理实践课中采取“点面”模式教学办法,即在具体病例中融入常见的内科护理技术,并通过模拟情境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护生团结协作和爱岗敬业的综合职业能力[5],因而这是一种培养护生岗位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本实验中,实验组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该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实施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对照组,也是很好地证明了“点面”模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对培养护生岗位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以上实验报告,以期能为护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护生的岗位能力提供参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周肖英许萍严鹏宵等关键能力培养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4):54-55。

[2]梁娟情景剧在内科护理病例分析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22-23。

[3]李红关于如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能力[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07):181。

[4]喻蔓肖波李虹“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2048-2049。

[5]田玉梅高品操彭艾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内科护理综合实训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