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医护一体化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徐丽丽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264500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科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整该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模式,强化对病人的健康指导,优化患者住院环境,之后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过后,医护之间的配合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升至9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由10.58±0.37天降至8.36±0.25天。结论:在骨科实施一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也能有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患者;效果观察

为了有效地推进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优化护理质量,全国各卫生系统都相继展开了对护理工作的一系列改革。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工作,指的是将患者作为工作重心,依据不同种类的疾病,医生以及护士组成对应的医护合作小组,并对患者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优质护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1]。针对此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8.36±2.31)岁。

1.2实施一体化护理方法

1.2.1科学分组

依据不同种类的疾病特点,将护理单元分为两个大组以及四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又由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二线医生以及辅助护士组成,形成阶梯式的护理小组,并能使每位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1.2.2明确岗位职责[2]

医护小组针对护理模式的制定要采用共同协商的方式,并且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法、护理康复方案的过程中要实施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通过医护小组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岗位职责的明确,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医护间工作的配合程度[3]。

1.2.3优化患者住院环境

依据骨科患者的病情类型以及病情程度,为患者调配合适的住院房间,并且在每个病床的床头处设置呼叫器、中心供氧以及多功能插座等装置,同时在房间内配备电视以及独立卫生间等设施。针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在走廊两侧安装辅助患者行走的扶手,以保证患者的正常运动。

1.2.4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因骨科患者患者的病情严重,病情较长。因而患者的情绪并不十分稳定,针对医护工作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和患者交谈时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并主动了解病人的实际需要,学会倾听,积极向患者解释该病情的治疗方法,增强患者治愈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康复[4]。

1.2.5医护一体化的落实

小组之间的成员配合积极,完全落实医护一体化,并针对于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并告知其麻醉方式,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于术后患者康复阶段,应加大和患者的沟通,制定针对性的流程,缩短住院时间。

1.2.6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每日清晨、夜晚进行一体化查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查房的过程中了解患者饮食、心理以及代谢情况,并将查房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针对于患者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落实相关化验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利用t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过后,医护之间的配合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升至9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由10.58±0.37天降至8.36±0.25天。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日比较

3讨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促进医护之间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有效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因平均住院时间是衡量医院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住院负担,并可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在我院心血管科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过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10.58±0.37天降至8.36±0.25天。同时,构建医患一体化模式,也重新打破了护患以及医患之间的两条平行线,构建出了全新的医、护、患的工作格局。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同时也能对医院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有效提升医院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在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之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升至94%,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还能有效缓解百姓“看病难以及看病贵”的问题,使得优质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生活[5]。

综上所述,在骨科科实施一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也能有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炼,王萍,易疏云.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骨科手术室管理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6):99-101.

[2]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520-3522.

[3]冯惠平,苏雁甜,蒋薇.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在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4):519-521.

[4]胡静.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83-84.

[5]陈少芸,杨春琴,林静莹.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实践能力的应用成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