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言杜鹃

长沙医学院附属医院株洲三三一医院肿瘤科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采取肿瘤护理计划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124例癌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治疗,按照所采取的护理计划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研究组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参照组实施标准护理计划,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59例(95.16%)明显高于参照组47例(75.81%),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62例(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44例(70.9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肿瘤护理计划;癌症患者;靶向治疗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恶心和厌食作为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副作用,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癌症患者需要对症服用止吐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大部分患者仍然容易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和呕吐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极高的发生几率[1]。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更加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和指导,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2]。本组研究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2例癌症患者,给予靶向治疗的过程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接受本组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124例癌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治疗,按照所采取的护理计划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和批准。其中,参照组男性32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52.25±12.38)岁。最大体重为75kg,最小体重为45kg,平均体重为(52.12±2.24)kg;男性32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52.25±12.38)岁。最大体重为78kg,最小体重为45kg,平均体重为(52.54±2.75)kg。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重等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差异P﹥0.05表示并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实施肿瘤护理计划。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将有关癌症靶向治疗的措施和基础流程,详细讲解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和宣传,并且将靶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明确说明,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而使得患者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认知,并且提高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水平;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接受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原因仔细说明,因此,使得患者能够获取充分认知后,采取优化呕吐症状的治疗方案,进而缓解患者呕吐和恶心等临床症状。若患者的呕吐和恶心程度十分严重,则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进而做出及时而又有效的处理;最后,护理人员为了能够缓解患者的呕吐和恶心临床症状,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营养方案,积极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给予患者适当的按摩和抚触,进而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

参照组实施标准护理计划。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患者服用对症的止吐药物,进而缓解患者呕吐和恶心的不良反应。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所涉及的护理满意度和症状缓解率等指标,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学检验和整理,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选择卡方值核算,各个组别之间的数据和指标经过计算和对比后P<0.05,则为表示差异存在明显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59例(95.16%)明显高于参照组47例(75.81%),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比对[n(%)]

3讨论

癌症靶向治指的是将药物疗效限定在患者特定的组织器官以及靶细胞内,进而并不影响患者其他正常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功能,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向治疗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3]。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而言,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呕吐、恶心等[4]。临床研究认为,大部分患者由于情绪悲观以及心理压力,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加之患者对于肿瘤疾病的认知存在误解,将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过于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5]。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肿瘤护理计划,进而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护理干预以及营养治疗等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6]。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表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59例(95.16%)明显高于参照组47例(75.81%),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率62例(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44例(70.97%),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上通过对癌症靶向治疗的患者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积极给予对症的护理疏导和指导,进而更加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对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赵苗,赵云,周军.靶向超声造影剂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前景[J].肿瘤防治研究,2017,44(5):360-364.

[2]胡南林,袁芃.抗肿瘤靶向药物引起的高血糖血症及机制[J].癌症进展,2017,15(4):358-362.

[3]于天池,唐波.缺氧诱导因子1和缺氧诱导因子2抑制剂靶向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7):1305-1309.

[4]刘芳腾,罗洪亮.癌基因成瘾——癌症靶向治疗的新思路[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46-148.

[5]郑以孜,邵志敏.葡萄糖调节蛋白78与肿瘤耐药和靶向治疗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18,28(2):156-160.

[6]王飞飞,张文,刘滨磊,等.溶瘤单纯疱疹病毒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16,25(8):6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