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腿刚构桥梁的结构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斜腿刚构桥梁的结构设计分析

汪远

广州市恒津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5114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斜腿刚构桥梁结构在不同边中跨比例、不同斜腿倾角下的受力特点,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以便为斜腿刚构桥梁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斜腿刚构,结构设计,内力分析。

前言

斜腿刚构桥梁作为近年来较为新型的桥梁结构,从构造上看,具有构件简洁明了、视觉和精神上给人简洁而明快的美学效应。从受力特点上看,其结合了梁式桥梁和拱桥的优点,结构受力也更为合理,截面尺寸也更为轻盈。

由于近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较大挖方的路基不可避免的需要设置天桥跨越,为不影响高等级公路的交通安全、保障地方交通的顺畅,选择合理的天桥结构型式尤为重要。从高等级公路的横断面特点分析,其边坡以及路面组成了一个类似倒梯形的截面,因此采用斜腿支撑于边坡的斜腿刚构桥梁,既充分利用了边坡天然的特点,也保障了桥下公路的净空及通行安全,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美学效应。

然而,由于受限于此类桥梁并不常见,可借鉴的桥梁较为有限,因此本文笔者假定对不同边中跨比例、不同斜腿倾角的桥梁进行同工况的结构分析比较,以确定最优的边中跨比以及斜腿倾角。

1概述

本文选用笔者设计的云南某高速公路的车行天桥作为基本原型,在其总桥长、截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其边中跨比例以及斜腿倾角进行内力分析比较。

2模型的建立

本桥上部结构为18+30+18m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其横截面为单箱单室截面,桥顶板宽9m,底板宽5m,悬臂宽度2m,跨中梁高1.0m,支点处梁高1.75m。主墩柱高10.3m,斜腿采用5*1.1m等截面形式,墩底铰接。

本次采用midascivil计算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模型见图1。

图1:全桥有限元模型

3荷载处理及参数取值

全桥整体建模,仅考虑上部箱梁自重及二期恒载自重,暂不考虑活载的作用,横隔梁以集中荷载的形式施加。桥墩墩底采用铰接连接扩大基础,墩与梁连接处按刚性连接考虑。边跨支点处采用滑动支座与桥台连接。

上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下部结构采用C40混凝土。

4不同桥型布置下的计算结果

4.1不同边中跨比下的内力结果

为了寻求合理的边中跨比,针对本次探讨,同时,为取得同等的比较条件,假定不同分跨比时,结构的尺寸不变、斜腿倾角为45度,材料类型及荷载均不变,在这些条件下,对不同的边中跨比结构进行内力计算(主要为弯矩及内力计算)。本次计算只研究恒载内力(自重+二期恒载)对结构的影响。

表1:不同边中跨比例下跨径的分配

表2:不同边中跨比结构主要截面内力

表2内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边中跨比例的增大,主梁边跨跨中弯矩逐渐递增,中跨跨中和中跨支点的弯矩和轴力不断减小。由于斜腿不仅可以分担部分的上部结构弯矩,而且对中跨主梁提供了压力从而使其变成偏压构件,故与纯受弯构件相比其承受最大弯矩能力大大增强,受力特性比传统连续梁桥优越。根据本条原则筛选比较表2中的结果,当边中跨比为0.6的时候,受力状态最为合理和优越的。

随着边中跨比例的增大,斜腿顶的弯矩逐渐反向,轴力逐渐减小,弯矩在边中跨比为0.8的时候最小,轴力在边中跨比为0.9的时候最小,考虑到桥墩应尽量承受轴向压力,对桥墩基础的水平推力,同时考虑到运营阶段活载对弯矩有影响,因此边中跨比0.6~0.7时,对斜腿的受力较为有利。

结合上述计算结果分析,对于斜腿刚构桥梁的边中跨比例,建议取值0.6左右。

4.2不同斜腿倾角下的内力结果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从桥梁的形态和力学角度看,两斜腿与中跨主梁近似构成一“折线拱式结构”,

因此其力学行为呈现拱的特点--偏心受压,其构造简单,力的传递非常清晰。因此,斜腿对主梁施加了一定的水平分力,使得主梁中跨处于受压的状态,这是有利的,同时对斜腿基础施加了一个水平分力,而且随着倾角增大,对基础的水平分力也在增大,易对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斜腿倾角的合理取值尤为重要。

以章节4.1中推荐的边中跨比0.6模型为原型,分别对斜腿在25°~55°(5°为一级)倾角下,建模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下表为不同倾角的受力汇总。

表3:不同斜腿倾角结构主要截面内力

根据表3内力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斜腿倾角的增大,主梁边跨跨中、中跨跨中和中跨支点的弯矩变化幅度不明显。而主梁轴力随着斜腿倾角的增大不断增大,因此适当增大角度对主梁是有利的。然而增大倾角的同时,对基础产生的水平力也不断的增大,对基础不利。如果斜腿基础地质处于坚硬基岩处,则水平推力的增加对基础的影响有限;如果基础处于一般的地质中,则将对基础位移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从而引起整座桥梁结构的安全,因此,对于一般的地质,角度不宜取大值,如因条件限制必须采用大倾角,则应对基础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满足承载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斜腿刚构桥有类似于拱式结构的受力特点,因此结合拱桥的特性从桥梁受力合理、结构安全、以及桥梁美观等角度,斜腿倾角在40°~45°较为合适。

5结论

本例通过对斜腿刚构桥梁在不同边中跨比例、斜腿倾角进行内力分析计算并比较分析,当主梁边中跨长比越为0.6的时候,斜腿倾角40°~45°时,桥梁的各种受力指标更合理。

斜腿刚构桥梁具有构造简单美观、受力传递清晰、且能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能力好的优点。根据对已建斜腿刚构桥梁的统计,相对于拱桥,桥梁材料用量指标较低、结构受力简单、施工工序少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范立础,《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孙波,斜腿刚构式桥的特性分析,《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