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感受音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积极引导感受音乐

高媛

〔摘要〕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是其有效途径。它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造和全面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呢?〔关键词〕感受美音乐引导学生

1在“律动”中,体验音乐

好动、注意力不稳定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律动可以刺激和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对音乐产生兴趣。因此每节课开始,我采用听赏不同的音乐,即兴编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容易接受的动作,带领学生表演。孩子们情绪高昂地开始了音乐的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着音乐。我还常常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了一些律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数鸭子》一课,先启发学生想象小鸭子的形象和老爷爷的模样,再让学生随着音乐自编一些动作,边唱边表演。欢快的情绪,自身诙谐的表演,激发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表演技巧。又如:教一些少数民族的歌曲时,老师首先根据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边范唱边表演动作,让学生产生好奇感,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聆听民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2在“趣味游戏”中,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运用各种趣味游戏,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能力,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加上游戏比赛形式,更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和竞争心理。比如:我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按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再如:我用《开火车》、《天气的变化》等游戏来训练学生感受音的快慢、强弱,改变以往一味地学习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造性地玩打击乐器,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孩子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演奏打击乐器,能充分调动他们的这种积极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喜好之情。我们一般把打击乐器放最后演奏,我觉得打击乐器可以随时用在音乐课上。例如:每堂课我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节奏,说说自己的事,同学们生动地创造着自己的节奏。我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表演音乐剧。以《夏天的夜晚》为主题,同学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把他们独有的音乐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唱歌曲时,我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情绪,创造自己喜欢的节奏。除了这些方面,我还把打击乐器用在欣赏民族乐曲上。比如:聆听《老鼠娶亲》这首乐曲时,先让学生边听边想,然后问他们:“这首乐曲用了哪些打击乐器,你能试着演奏吗?”同学们很高兴地演奏起来,当老师配上有趣的故事时,课堂气氛顿时达到了高潮。

4用“图画”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

如果一位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在鉴赏《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时,老师可以借助电脑动画展现一幅美丽的苗岭晨景图: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远处,群山绵延,一条小溪在山谷中静静流淌。近处,小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几位苗族小姑娘正去山上干活。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这样通过“图画”辅助聆听,使学生能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到音乐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5重视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乐曲情感和意境

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音乐教育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五个方面,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就能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就应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表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语言、肢体动作、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提供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作品的意境作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紧接着欣赏全曲,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并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述作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形象地感知,动情地描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的感情再一次被激发起来。同时,鼓励学生把心中的想象变为现实,用动作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情感,使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从而体会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使他们渴望进入美妙的音乐课堂。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就能寻找到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任丘市苟各庄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