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门天男高伟伟

门天男高伟伟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教科天津300192)

【摘要】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保障和提升,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医务人员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和讨论哪些因素会对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参与热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50-02

1.引言

继续医学教育是提高医院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无论在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学科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经常会出现医务人员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不利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也因此成为了摆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结合以往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2.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2.1主观因素

影响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主观因素有二:

其一,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形成充分认识。从医院领导的层面来看,部分科室主任片面强调临床工作与经济效益,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薄弱,致使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无法得到顺利开展;从医务人员的层面来看,他们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动力大多来自外部强制力量(如单位要求、晋职晋级需要等),本身缺乏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了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的结果,不利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效果的提升。

其二,投机心理。在以往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不能做到对学分的及时统计、审核和备案,这就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由此带来的“人情分”问题更是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投机心理,认为只要拿到学分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亲自到场学习则是可有可无。管理上的松懈以及有效监管的缺失导致舞弊行为的兴起、降低了医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参与积极性的缺失又进一步助长了舞弊行为,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2.2客观因素

影响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客观因素有三:

其一,工作负荷较重。在现行体制下,医院必须先赢得市场竞争,才能使自身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而绩效考核的实施则让医务人员必须通过更加勤奋的工作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经济收入。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短期和长期利益并重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道,但在实际工作中,即便医院或医务人员愿意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来实现自身的长远利益,也很难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及愈发必要的医患沟通中抽出更多的时间。

其二,管理不规范。继续医学教育长期依附于医疗部门,既没有独立的管理办公室,也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开课时间、授课形式方面比较随意,且无法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

其三,针对性不强。医学领域涉及专业较多,而医务人员在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讲授前沿技术,则低年资或非专业医务人员根本无法听懂;若讲授基础知识,则高年资医务人员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培训工作想要做到统筹兼顾的难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受此影响,很多医院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办成了“科普讲座”,既缺乏针对性,也不利于发挥继续医学教育的应有作用,医务人员的参与热情也因此大打折扣。

3.提升积极性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组织建设,端正教育态度

在医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医院应成立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组织,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落实各科室、各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负责人。同时,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了解继续医学教育的先进模式和方法,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探求根据针对性的教育途径,并委派专人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全程管理,负责落实会场、设备、人员、学分发放等工作问题,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基础和保障。另外,就是要通过宣教活动帮助医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明确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优化继续医学教育结构

通过充分调研,了解本院医务人员工作情况、教育需求以及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开课频率为每周1次,每月3~4次,即每年开展36~48次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基本可以覆盖各个医学专业。医务人员可根据医院下发的继续教育工作计划选择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课程,由于开课的内容和时间均已确定,所以医务人员可以从容做好工作安排,“挤不出时间参与”以及授课内容不符合医务人员实际需求的尴尬情况也将得到彻底消除。

3.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评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应注意把好评估关,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公正,以此消除种种舞弊行为的存在土壤,同时为本院继续医学教育计划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在评估教学效果时,可通过问卷调查表、听课评分等进行满意度调查、效益跟踪分析和远期效果随访评价,以此消除单一评估方式所带来的片面性。所得结果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应及时输入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修改权限仅授予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避免“人情分”现象对评估结果的权威性产生干扰。除此之外,管理部门也应将教育计划的执行以及培训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评估范围,以此为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提供更多保障。

4.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医务人员,这无论对医院赢得市场竞争还是对医务人员获得更为辉煌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继续医学教育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只要医院的管理者能够正视这些问题并落实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完全可以在下一步工作中对其进行彻底的消除,使本院的继续医学教育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0,(3):195-197.

[2]李萍,任佰玲,陈宁等.某三级甲等医院近5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现状分析及思考[J].安徽医学,2010,(8):97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