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河道治理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探索河道治理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

张鹏

秦皇岛市石河水库管理处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的重要。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是国家绿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打造生态型城市的前提基础与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推广,河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河道生态整治工作愈发受到重视。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必须要立足现状,充分认识到应用生态理念整治河道的必要性,不断探索,探寻有效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生态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本文就河道治理中如何应用生态治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河道整治;生态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

作为人类生命的延续工程,河道工程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其建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其运营和功效实现能力,这就对河道的治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河道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逐渐开始占据较大的比重,然而由于各种不科学的建设原因,许多河道整治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河道两岸没有修建堤坝,滩地洪水漫溢,造成附近的作物被淹没、房屋倾倒,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河道行洪困难,河道流速降低,所以正确地进行河道治理迫在眉睫。

1河道生态治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化规模急剧扩展,而河道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过度开发。据有关调查所得,近年来的河道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态势,但污水的处理率却无法同步增长,这使得城市的内河负荷越来越大,河水的质量明显低于其他水体的水平,而水体污染程度的加深更是形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这引起了蓝藻水华泛滥,给居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次,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整治河道,封填了城区水体,部分居民为了方便,在河道两侧违章乱搭,导致河道阻塞甚至断流,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除此以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也同样使人触目惊心,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的纳污负荷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超出了现有的纳污能力,开始出现河水浑浊乌黑、细菌滋生等问题。在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城市的河道逐步变成了一块“大毒瘤”,不仅降低了城市的形象,还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积极应用生态理念、生态技术等对河道进行整治,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

2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性原则。确保河道能够达到良好治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河道的生态治理和经济条件想协调。将生态河道治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的管护做到因地制宜、节能高效、合理统筹,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生态河道治理的成本,从而实现河道治理经济最小化的目标。(2)协调性原则。河流生态系统有着自然美的特点,对景观建设有着很大的助力,河道生态治理可以充分考虑美学的引入。将河道与环境融为一体,做到自然协调,会使河道沿线整体风貌美观,有足够的观赏性,同时对开发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帮助。(3)自然性原则。河到的治理依赖于河道的规划和建设,在建设河道的时候要尽量维持其自然形态,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调节的能力,并将河道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作为为河道建设和治理的宗旨。尽量不破环沿河道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保证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生态河道治理,保证河道的环境友好性,创造独具景观。

3新时期下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的有效方法

3.1规划引领,贯彻生态理念

负责河道整治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在思想层面突破局限,开放传统思想,充分认识到河道的生态功能,把生态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才有利于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1)科学规范河道治理方案。单位部门在编制《水利发展规划》和《河道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应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到河道在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统筹规划,而在进行全面整治时,也要做到重点突出、因地制宜。(2)严格选择整治地址。有关单位部门在进行河道整治时,要根据轻重缓急,优先考虑一些污染严重、急需治理的河道,并将这些河道纳入重点范围,优先治理。(3)丰富河道生态治理措施。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更需要选择适合河道需求的生态治理技术。譬如说:在进行污水净化处理时,就可以选择SPR污水净化技术。这种技术采用了化学方法,能够把溶解状态的污染物从真溶液状态下析出,从而形成胶粒。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选用一些吸附剂将其从污水中分离处理,最后送入脱水装置中进行脱水处理,而这些经过脱水处理的胶粒还可以用来制造地砖,免除了二次污染。

3.2掌握生态水利设计的要点

通常来说,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中,需要充分重视水自然功能,比如空气调节净化、气候变化、生态平衡维护以及水域形成等,根据其这些功能,按照城市功能情况,做好两者间的结合,使城市河道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与景观系统中,提升河道的综合价值。同时,蓄水技术也是生态水利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常用的蓄水设备是橡胶坝,具有自重轻、跨度大、环保以及使用价值等特点,对恢复城市河道的生态水平有着重大帮助。此外,在应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可以保护河道生态平衡的措施,特别是人工生态措施,比如生态护岸等,对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补充与协同作用,强化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最后,自然景观也是城市河道治理需要考虑的因素,需要将治理需求、自然景观特征等良好结合起来,在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保障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完整。

3.3生态修复

生态治理中充分发挥河道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能力,是现代河道生态治理的核心观点。实现这以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互相配合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在河道两岸和河道底部种植植物,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循环的基础,保证河道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能。第二个方法是水生植物净化技术,就是在河道生物系统中合理地引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附着植物等,充分发挥河道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水生植物系统,将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作为河道治理的主要力量。第三个方法是利用水生动物修复技术,在植物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建立后,可以考虑将合适的鱼、虾、浮游动物等引入河道生态系统,建立和谐、稳定的水生动物生态系统。

3.4提升设计审查管理水平

河道的整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系统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针对这些方面所存在的特点,必须要做好整治设计审查工作,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发展规范,在进行生态治理前对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评价。而在具体的设计和审查工作中,要尽可能地保护水系,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降低原有河流、沟渠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结语

综上,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现代市政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一定的繁琐性与技术性,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加强对城市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重视,围绕城市河道工程的实际,从各个角度加大对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理解与运用,促进城市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获取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辉.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69.

[2]吴东海.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37(1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