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休克病例升压药物应用16例临床分析

/ 1

特殊休克病例升压药物应用16例临床分析

孙立新(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莒南276600)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5-030-02

临床上发生高热或出现精神症状的病例有时我们给予具有阻断a-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如氯丙嗪等,而休克病例多给予副作用较小的多巴胺等治疗,但如果此两类药物因某种原因同时作用于同一个体,可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如不了解此两类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极易造成误诊,以致延误规范化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本篇就近几年诊治的部分病例作以分析,以引起临床重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2岁,外伤者6例,其中脑外伤4例,胸外伤1例,骨折1例;手术术后3例,其中开颅手术2例,骨折手术1例;服药过量5例,其中服氯丙嗪4例,氯氮平1例;发热2例,均为中枢性高热。

1.2治疗经过外伤、手术病例均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给予芬太尼+氟哌利多泵入治疗,此部分病例因原发病或泵入上述药物出现低血压,服药部分病例出现入院时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本组病例均因血压低,给予多巴胺升压,却出现血压继续下降,顽固性休克,排除心源性及内出血等因素改用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治疗,血压迅速好转。

1.3治疗结果16例血压均恢复正常。

2讨论

芬太尼和氟哌利多合用,是ICU和麻醉科常用的神经安定镇痛术,可使病人精神恍惚、活动减少、不入睡、痛觉消失,具较好的镇痛、镇静、镇吐、抗休克等作用。

氟哌利多、氯丙嗪等具有能够阻断外周a-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直接扩张血管,较大量应用,部分患者可引起血压轻度下降。多巴胺能选择地激动α、β1、β2、DA受体,多巴胺a-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作用被阻断,β2受体兴奋作用占优势,升压被反转,呈现明显降压作用,此种情况应用肾上腺素也会发生,本种类型的休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升压,因其β2受体兴奋作用不明显,主要作用于血管α受体,它们只能取消或减弱其升压效应而无“翻转作用”,不会引起血压下降。本组病例中一例患者,因车祸伤,行脾切除术,体检:BP150/85mmHg,麻醉清醒后,患者疼痛、烦躁明显,给与“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10mg+NS至50ml,2ml/小时泵入,镇静、止痛,10分钟后,患者疼痛、烦躁好转,但血压下降至80/60mmHg,桡动脉搏动极弱,立即给与快速补液,多巴胺升压(大于10ug·kg·min),血压仍进行性下降,达60/40mmHg,桡动脉触不清,患者意识障碍加深,血常规、B超未发现有内出血情况,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无其他异常改变,考虑氟哌利多和多巴胺所致,均停用之,改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血压渐升至140/80mmHg,一般情况迅速好转。本例仅泵入极少量,就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可能和患者对该药敏感有关,应引起重视,而大剂量多巴胺未能升高血压,反而使血压进一步明显下降。临床上多数病例少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升压,是因其可致肾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影响肾功能,因此升压时,我们往往首先想到多巴胺,而此种情况下,应用之,适得其反。

如不了解此种药理机制,可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