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运行班组新员工培训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变电运行班组新员工培训方法

吴理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基层变电站运行人员短缺,后备力量补充不足,无法提供可持续的提供新鲜血液维持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基层班组需要制定执行专业合理的培训对新员工开展培训,以达到满足运行工作需要。班组层面的新员工培训能促进员工认知岗位、热爱职业、扎根班组,顺利步入工作岗位。论文通过对变电基层班组新员工特点的客观总结,提出了新员工实现角色转变、增强培训效果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变电运行;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是基层班组的新鲜血液,是保证变电运行可靠持续稳定运转的人才保障。新员工被分配到班组之前都经过省公司及局人资部门组织的入职培训,初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组织构架,熟知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掌握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新员工分配到班组之后,基层班组需要制定执行专业合理的培训对新员工开展培训,以达到满足运行工作需要。一、新员工的特点分析

(一)学历水平高,实践能力低。大部分均来源于应往届的高校毕业生,因此,高学历员工成为电力企业新进员工的显著特征。高学历员工接受过系统化的专业学历教育,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由于他们一直在大学校园内学习,并无实际的工作经历和操作经验,导致实践能力明显欠缺。

(二)理论知识多,操作经验少。新员工在学历教育阶段全面系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和骨干课程,知识广博而不精细,理论教学偏重,实践教学不足。受教学时长和实训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学生人数较多,实训设备明显不足,校内模拟操作未能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践效果不佳。此外,出于安全的考虑,校内模拟操作多为不带电操作,与真实环境下的带电操作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不能在实际操作中熟练基本技能,必然导致上岗后实际操作不够顺畅和规范,遇到问题时不能用理论知识来加以解决。

(三)被动接收多,主动学习少。新员工步人工作岗位,结束了十多年的学习教育,心理上如释重负,对学习和培训的逆反心理较强,重视程度不够,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同时,他们刚刚步人工作岗位,常以高学历自居,全然没有危机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缺乏提升自我能力的思想和行动。只是被动接受和应付培训工作。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他们早已习惯被动式的接收知识,致使培训主动参与的少,被动应付的多。此外,新员工尚不熟悉具体的工作岗位,培训中交流不足、互动不够,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调动。

(四)自我个性强,团队协作弱。变电运行的工作实际决定了完成一项操作任务,不仅要凭借员工的个人技能,更要依靠团队的通力合作来完成。因此,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新进员工绝大多数为80后和90后青年,他们富有朝气和活力,个性特征明显,性格中略带叛逆,自我意识浓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甘平凡,不安现状,胸怀大志,喜欢幻想,缺乏脚踏实地、互相合作的精神。同时,他们没有真正走上过工作岗位,团队合作的锻炼机会较少,加之这个时代青年的鲜明性格特征,导致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较弱,甚至在实际工作中突发事件常有。

二、基层变电班组新员工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一)班组文化的学习。每个基层班组都有自己独特的班组文化,让新员工了解班组的文化,接受并融入其中,使其成为班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例如湛江供电局的北坡巡维中心的班组文化可以归纳为三部分。

(1)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理念,突出班组安全生产文化。班组把安全作为班组建设永恒的追求,让新员工坚持每次作业出发前在楼梯通道照下的“安全镜”检查个人的着装及个人防护用具是否按照规定穿戴好。镜面上还刻有“高高兴兴出发,平平安安回家”;告诫员工务必做到“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班组还把安全理念融入厕所文化,把“十个规定动作”、安全生产警示语制作成通俗易懂的语句张贴到厕所醒目的位置。把生产必须安全的理念贯穿于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

(2)培养高效执行力,突出班组执行文化。让新员工做到“能打战,打胜仗”的员工。让新员工由“观众”变成工作的“主角”,工作现场变成了展示员工技能和提升能力的“战场”。学习《广东电网公司生产班组一体化工作手册》,专业工作需要的制度、标准、流程、表单等融合在一起,以指导班组员工日常工作,规范班组员工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3)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班组“亲情文化”。亲情是永恒的话题,新员工一来到一线班组即在严抓严管的大形势下工作,如何为新员工减负,为前方鼓劲,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将“亲情”换化为班组建设的催化剂,让新员工有归属感,以亲情文化特有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激活新员工的安全自觉性,为安全生产构筑了一道坚强的防线,为安全文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三、职场韧性的培养,继承变电人刻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所谓职场韧性(careerhardiness)就是员工在职场环境中面对工作压力和困境能够抵御负面情绪采取积极策略。努力克服困境,使自己走出困境并求得发展的能力。职场韧性是南三个方面构成:承诺(commitment),控制(contr01)和挑战(challenge).新员工绝大多数为80后和90后青年,他们富有朝气和活力,个性特征明显,性格中略带叛逆,自我意识浓厚,常以自我为中心,不甘平凡,不安现状,胸怀大志,缺乏脚踏实地,被分配到基层班组,会产生怀才不遇的挫折感。变电运行又属于高危工作,时刻需要保持足够的注意力和安全警惕性,导致新员工的精神受到强烈的职业压力、工作逆境、陌生环境等诸多方面。都会让新员个人心理素质较差的新员工会对工作产生排斥感和职业压力,从而要求更换岗位甚至辞职现象。因此可以从以下两点点培养新员工的职场韧性:

(1)文化宣讲突出榜样,激发热情毅力。在工作之余给新员工讲述一些企业典型人物。为了塑造职场韧性.可以侧重描述这些典型人物克服闲难的经过,体现变电运行工作者刻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对于新员工产生强大的感召力。

(2)实习阶段易中有难,磨炼坚强意志。在实习阶段的业务学习中,即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也就是说,在班组培训中,即要让员工体验到成就感,又要让大家体会到挫折感。这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职场韧性的基础。韧性皆由苦中来,不历苦,不会有韧性。因此,在新员工人职培训中,需要设计一个苦差事,但要难易结合,不要给新员丁造成太大压力和恐惧感。

四、结合班组工作安排培训

根据省公司的以师带徒培训方案,通过签订《导师带徒协议书》等形式,因材施教,开展一对一的职业引导和技能辅导。由易到难、有基础理论规范规定结合专业理论,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并班组的培训员及班组专家,制定培训方案。培训方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

(1)第一阶段,新员工在站内实习一个月。工作中熟悉巡维中心各变电站日常工作内容,学习掌握网公司最新出版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变电相关部分。在每日工作中穿插培训变电站主接线及重点图纸识图、一、二次设备功能原理学习。

(2)第二阶段,新员工分配到每个值,按照值班员岗位职责要求参与值内日常工作及夜班,熟悉运行工作流程,对本职工作建立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一阶段要增加培训专业性的内容,深入学习一、二次设备之间动作原理,同时要熟悉两票执行细则相关内容。

(3)第三阶段,进一步提升新员工对站内设备的了解熟悉,要求掌握网调、中调调规及变电运行规程,独立完成站内日常报表制作填写工作,了解变电站全部装置的原理及配置。

(4)第四阶段是提高阶段,重点培训变电站事故处理,事故分析,学习掌握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足够的反事故演习,最终具备快速熟练解决变电站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变电运行所有工作的要求。

结束语

科学有效的培训能推进变电运行安全生产、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成功的新员工培训,不但能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更能深入到员工的思想和精神,提高和改进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模式,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突出的工作业绩。

参考文献

[1]浅析电力企业新进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太原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吴小芳.

[2]职场韧性企业管理新员工培训的重中之重人才资源开发2016.李国重娄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