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

毕青泉王建强

山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山东济宁272053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各种领域煤炭需求量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所以,煤矿业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对我国煤矿行业现状分析,过分注重产量忽视安全管理及其事故防范的工作,造成煤矿企业事故的频繁发生。下面就对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及其事故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前言:在长期来,人们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十分缺乏,对安全管理重视的程度不够,造成煤矿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出现。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检查力度的逐渐加强,对煤矿采矿生产中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煤矿开采中的工人财产安全带来影响,阻碍煤矿行业发展。

1煤矿采矿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煤矿安全基础薄弱

在现代化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基础薄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国的煤矿开采发展时间较早,在煤矿开采初期,各种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满足开采所需,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强,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开采出现了安全问题。

1.2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缺乏进行专业的安全管理的人员,当前很多煤矿中进行安全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对各种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遇到突发事故时的处理经验不足,导致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出现很大问题。由于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安全事故。

1.3煤矿的开采加剧,增加了安全隐患

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找到了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当前很多出现的煤矿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小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许可证,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很难保障。有的煤矿为了节约成本,开采的过程比较随意,安全系统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相关的资质许可,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4作业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我国煤矿产量逐年提高,很多煤矿的采掘作业面都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开采空间深入地下较深位置。由于地底与地面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加之地层土质稳定性欠佳、空气稀薄、光线较暗,给正常的生产作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开采作业,只要出现细微差错或失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煤矿安全事故。

2加强对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制定安全管理策略

2.1.1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落实煤矿工人的培训工作

对于施工现场疏于管理的这种情况,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给予重视,看到不合理之处要尽快解决切勿不了了之。由于煤矿产业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很少随工人一起下矿,对工人的工作环境、井下安全措施与防护情况不了解,管理人员要定期的对作业环境进行考察,及时对那些出现安全漏洞的区域进行补救,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对于煤矿工人的培训工作,要确保落实到位,不要把安全培训流于形式,要重视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问题。要让煤矿工人清楚的意识到遵守工作纪律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遵守工作纪律不仅仅是对自己生负责更是对工友生命的负责,这不仅仅关乎生命的问题,这更是一种责任。

2.1.2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煤矿产业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紧抓安全科学技术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煤矿产业的安全指数,才能把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实现煤矿企业的采矿安全,必须紧紧抓住科学的力量,做好安全技术的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其应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落实好“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战略措施。把科学的力量带到“作业”环境中去,带到生产环境中去,带到工程的管理中去。要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但应注意的是切忌盲目加大投入,而是科学合理的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只有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煤矿产业带来的收益,才能使煤矿产业更快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1.3加强监督的力度,深化企业的管理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整个煤矿的命脉。安全监督管理的深化可以有效的预防施工人员不合理的操作,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损失降到最小化,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建立安全监督小组,把具体的区域落实到每个人,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监管的效率而且还避免了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应付了事的现象。做到了出现事故,有迹可循,有人可问,有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矿产业事故发生的频率降到最低。

2.2防范安全事故的技术措施

2.2.1防火安全技术

可在回采作业面的走向风道位置处加装CO传感器,报警值可设定为0.0024%,通过该设备能提前掌握作业面CO情况,从而及早发现高温和火点,及时做好防火灭火工作;采掘作业面的专职检查人员可随身携带CO测定装置,对作业面各个地点的CO情况进行排查,每个班次的检查不应少于3次,一经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可在走向溜子道上设置防火工具箱,并确保箱内消防火设施齐全、性能完好。

2.2.2防水安全技术

在采掘作业面的准备及回采阶段,测量人员应及时对旧巷和采迹进行核实,并通过联系单的方式将旧巷和采迹与作业面的位置关系交待给施工段;当作业面遇旧巷前10m时,应采用套钎向旧巷和采迹打不少于2个探眼,并由瓦斯检测人员对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如果探眼中出现以下异常现象时:有水、有温度、有瓦斯和CO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并向调度室进行汇报,待处理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作业。

2.2.3防尘安全技术

由专人负责对采掘作业面的防尘管路进行维护,管路接至两道与作业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15m,以此来确保作业面水源充足;设置专人对作业面进行洒水灭尘,借此来减少或杜绝井下煤尘堆积和飞扬现象。同时,在放炮前应及时进行洒水灭尘,并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作业面上的各条巷道进行洒水清洗;应在作业面的入、排两道距离作业面30m以内设置防尘水幕装置,并确保雾化进行喷雾除尘。同时,在进行放货前后必须进行洒水灭尘。

2.2.4防瓦斯安全技术

采掘作业面应至少配备1名瓦斯检测人员,由其负责对作业面、回风道及存在瓦斯隐患的地点进行检查,每班不得少于3次。同时测风员应每天对作业面风量进行一次测定,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因风速过低而引起瓦斯积存的情况发生;应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在作业面回风巷内设置2个瓦斯传感器,并由维修人员负责对装置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每间隔10d左右,对装置进行一次充气、校正,以此来确保其灵敏度;应进一步加强气压变化预报工作,当气压下降时,必须做好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或积聚时,必须及时汇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处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私营小煤矿数量的逐步减少,大型国有煤矿企业都在积极的采取相关措施,进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的立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法规,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法律保障。作为煤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形成有效的方法运用于生产实践中,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春生.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

[2]陈佰祥.关于煤矿工程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